在与其他人协作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容易低估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企业也在不断犯同样的错误:对个人才华的奖励过多,而对团队协作的能力缺乏肯定,这样的做法自然会导致“接力赛掉棒”的发生。
2007年,恶劣的气候让纽约机场陷入瘫痪。与其他航空公司取消航班相反,捷蓝航空通知乘客登机,希望趁着暴风雪不那么猛烈的时候就起飞。老天爷没给捷蓝空子钻,所有的乘客就在机舱里憋着。那个时候机舱就是一口要被愤怒、埋怨顶翻锅盖的高压锅。
捷蓝的补救工作还算奏效——CEO不断地道歉,公司列出了乘客权利清单,愿意为延误和最终取消航班赔付现金。但是,捷蓝的高管们意识到,这些努力还是不能解决那个潜在的、更具有破坏性的问题:天气不可预测、纽约机场人满为患、乘客还是希望航空公司有更及时的动作。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学会更迅速地应对突发事件,苦头还有得吃。
2008年10月,捷蓝航空乘客体验与分析总监伯尼·西米召集了一群跨部门的合作者——航班调度员、系统工程师、预订代理人等等,他们组成了一个应急处置团队,坐下来共同决定如何解决突发事件,比如说恶劣的天气。
西米模拟了一次紧急事件。“据报,明天会有暴风雨,我们将不得不取消40个航班。”团队成员开始规划、设计他们对这一事件的应对。在演习的过程中,大家开始慢慢地确定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这个应急处置团队发现了1000多个流程漏洞。在接下来的几周时间里,他们相继过滤这些漏洞,并进行优先评级,最后列出了一张由85个问题组成的核心清单。这其中的问题,仅就某一个来说都很小,但当它们聚合在一起的时候,迅速增加了“掉棒”的风险。捷蓝的应急处置团队花了9个月时间,在紧张的节奏,有时甚至是激烈的争执中共同发现了这些问题。
努力见到了成效。2009年夏天,对于捷蓝来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及时应对”的一个夏天,捷蓝这一年赔付的资金减少了900万美元。捷蓝航空在重大事件中的“恢复时间”(捷蓝航空认定在突发事件中所需的恢复时间为98.5%的预定航班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从原来的两天半降到一天半。
所以,拥有速度最快的短跑选手的接力队并不能成为常胜将军,拥有最具才能的员工的企业也一样。协作是成功团队中被埋没的英雄,他们没有分享英雄的颂歌,现在该是为他们唱一曲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