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的竞争,是信誉的竞争和服务的竞争。谁的信誉好、谁的服务好、谁能更适应顾客的需要,谁就能占领更多的市场。优质文明服务体现的是农信社管理水平的高低,孕育着农信社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员工的精神风貌。农信社作为服务行业,服务是立社之本,只有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措施,从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态度、服务环境等方面入手,狠抓优质文明服务,形成“大服务”的格局,才能提高优质文明服务的整体水平。
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手段,完善服务功能,是优质服务的关键。因此,农信社的服务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贴近市场,围绕客户做好创新文章。农信社应当在服务的细节上下工夫。如: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实施量体裁衣式的服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客户,运用规范得体的礼貌语言;在便民实施上,为客户提供更周到、更适用的服务方式等;建立重点客户和VIP客户档案,做好VIP客户的走访与维护工作,开辟“绿色通道”,根据客观环境和具体情形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服务措施为客户提供差别化服务;利用掌握的各种金融信息,开展其他金融信息咨询服务,通过独具特色的细节服务,形成与众不同的服务体系,充分展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提高农信社的文明优质服务水平,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信社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采取标本兼治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实施“一把手”工程,将各项指标量化、细化,责任分解到人,将服务语言、服务态度、受理业务情况纳入考核内容,避免形式主义,将优质文明服务工作作为贯穿全年各项工作的主线,常抓不懈。
二是建立奖励机制。通过积极开展“星级窗口”“服务明星”等争先创优活动,对社会形象好、服务质量高、存款增长快、经营效益优、深受客户赞誉的星级营业网点和星级服务员进行隆重表彰,并作为本年度评先、晋级的一个重要条件;对被顾客举报调查属实,或被领导员工发现违反优质文明服务规范的员工,要坚决给予罚款、通报批评、待岗学习、调离岗位等处罚;各个单位要结合每位员工的岗位职责,制定各岗位优质服务工作考核细则,坚持做到按月考核、按季兑现,以考核约束增强优质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是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在营业大厅设立咨询台、监督电话、举报箱、意见簿等,定期召开企业和客户座谈会,发送征求意见信和监督卡,公布业务发展和承诺服务内容,自觉接受监督;组织社内或社会人员深入到各信用社,通过看、听、查、问等方式,经常对营业网点的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明察暗访,并广泛征求客户意见和建议,解决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范化服务标准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树立信用社优质、高效、快捷、安全服务的良好形象。
农信社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应把优质服务当成重中之重。只有塑造良好的服务品牌形象,才能获得新老客户的认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