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健全和金融延伸工具不断升级,不法分子的金融犯罪手段也层出不穷,银行卡克隆事件、短信诈骗、银行账户信息泄漏等各类金融犯罪活动屡见不鲜,这些行为既损害了银行的形象,也为客户造成了巨大的风险隐患和经济损失,使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很好地保护。
作为支农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对维护农村金融秩序、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除了有效的行业监管外,还应从加强对农村金融消费者金融宣传教育工作入手,防范和打击金融犯罪活动,确保农村金融市场安全稳健运行。
加强金融市场调研,摸清客户实际情况。有效的措施要建立在科学严谨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经常性地深入农村开展积极有效的客户走访工作,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现场询问等方式实地了解客户对金融法规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农村地区的金融犯罪活动进行深入的摸底调查,详细掌握不法分子的犯罪伎俩、作案手段和所面对的客户群体,为打击金融犯罪、维护农村客户利益掌握详细全面的信息。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打造专业人才队伍。要做好对金融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工作,首先要从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做起,农信社员工要不断加强对金融消费权益维护专业知识的学习,要通过专业培训、交流讨论等形式充实专业知识,并不断组织员工对当前的新发案件进行案例分析,准确掌握当前案发态势,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科学制定应对措施,提高员工的警觉性和灵敏性,为向客户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要加强预案演练,加强与公安、银监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提高团队实战能力,细织案防网络,筑牢案防屏障,以专业的人才队伍为金融消费者维权工作保驾护航。
健全信息反馈机制,畅通信息交流沟通。要积极向客户推出举报电话、服务热线、意见箱、意见簿,通过网站设置信息反馈平台,加强与客户的交流与沟通,广泛听取客户的意见建议,以此为着力点充分掌握农村金融消费权益维护的现状,并设专人做好与客户的信息互动工作,建立台账做好记录,并针对性地做好对客户意见建议的反馈与答复,及时、准确地为客户答疑解惑,维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积极开展教育活动,提升客户维权意识。要从调研掌握的实际情况出发按客户群体、案发种类等情况进行科学分类,合理制定宣传活动方案,面向客户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入农户、商铺、企业、田间进行实地讲解,将相关法律制度、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范围、特殊权利、保护原则、保护机构的职责和解决途径等向客户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提升客户的维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本领,使客户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好维权工作,不断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农村金融秩序,让金融消费者切实享受到金融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