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4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价格透明 信息对称
——“买新鲜配送网”的生存之道
□ 本报记者 刘家良

 

  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大大小小的配送公司不计其数,他们每天为北京的餐厅、酒楼、公司食堂等提供着大宗农产品代买和配送的服务。然而由于蔬菜、肉类等农产品价格波动无常,造成了买方与配送公司双方信息不对称,部分配送公司借此加价使得买方采购成本增加。普通的配送公司由于需要对客户关系进行维持,因此不得不支出过多的交易费用。这无形中增加了农产品流通成本。而相对于拥有采购配送车辆和人员的伙食单位而言,餐厅、酒楼、公司食堂等单位更倾向于把这些业务外包给配送公司。因为在采购与配送方面外包比自有的成本低,而且外包配送可以减少这些单位的管理成本。因此,如何使采购价格透明化、信息化是解决农产品配送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关键。去年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成立的“买新鲜配送网”打破了我国农副产品配送信息不对称的固有模式,成为北京地区率先实现农产品价格透明化的B2B农副产品配送商。

    “买新鲜”新在哪?

    据“买新鲜配送网”经理景方介绍,“买新鲜配送网”在运营方面实行的是成本透明原则。记者在“买新鲜”网站上看到,其农产品配送价格每日公开,客户可以根据网站公布的价格和附近菜市场当日菜价进行对比,从而可以监督“买新鲜”是否是微利运营、透明运营。景方介绍说,“买新鲜”的客户大都是通过其在“买新鲜配送网”网站发布的信息与其联系购买配送服务,不需要销售人员对客户进行攻关和维护。另外,“买新鲜”还根据自己客户群体的特点,自主研发了一套网络下单采购系统——“对公配送IT系统”。有了这套系统,客户不用自己跑市场也不用打电话,每天只需要点点鼠标在电脑上勾选自己所需要的农副产品种类和数量,就能买到所需的全部产品。

    正是因为价格的透明化以及推广和下单的信息化使“买新鲜”赢得了买家的肯定,成立一年来,就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北京青年报社等单位食堂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为他们提供食材配送服务。凭借这些“买新鲜配送网”在2013年交易额达1000万元,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如何降低成本?

    价格透明化使农副产品配送实现信息对称。据景方介绍,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样种类和质量的农产品在同一时间由于卖家和买家的不同价格也是不同的;配送公司由于长时间工作于批发市场,所以他们可以拿到最低价格的蔬菜。但是有些配送公司在向客户报价时有意隐瞒真实价格,以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因此公开采购成本,透明的为客户提供采购配送服务,不但为客户节约了采购成本,更为自己赢得了口碑和信任,合作时间长了、客户多了,效益自然就上去了,相对的经营成本自然就低了。

    信息化则使交易得到简化,节约了交易成本。据业内人士介绍,普通农产品配送公司为了揽客,需要对客户公司的负责人和采购人员进行攻关,在定下合同后还需要长期进行关系维持,这使得配送公司不得不付出高额的费用,而这部分费用最终则被添加到配送的总费用中,最后被转化为了流通成本。而公开透明的信息化网上销售模式则有效地避免了攻关和维护关系环节,可以说信息化在一定层面上避免了高额交易费用的产生,从而降低了流通成本。

    “买新鲜”模式

    存在“进入壁垒”

    透明化和信息化看似简单,但农产品配送企业想要涉足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农产品价格透明化在某种意义上破坏了部分人的利益,配送公司想要透明化就有可能损失掉一部分客户和利润。 另外,“买新鲜”的“对公配送IT系统”是公司自主研发,费用低廉且适合自己的客户群体。但一般的配送企业不具备研发系统的功能,外包系统研发成本又过高,且一般IT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农产品批发并不十分了解,就造成了其研发系统有可能不适合其系统的用户。另外,由于透明化的农产品配送企业实行的是微利经营,为了避免人员素质过低而造成的损失,所以配送所需的人力要求十分严格,宁缺毋滥。景方表示人手问题也是“买新鲜”未来发展的瓶颈,合格的人手过少阻碍了业务的扩张。

    总体而言,透明化和信息化是未来农产品配送行业的发展趋势,由于打破了农产品配送企业依托信息不对称盈利的模式,去除了不必要的交易环节,有效控制了流通成本。因此,业内人士称,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配送企业涉足其中,“买新鲜”模式或将成为农产品配送企业的新型生存之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