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4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社“危中寻机”应对利率市场化

□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永州办事处 金 伟 陈春仲 周国林

 

    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给农村金融机构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风险。对农信社而言,因实力相对弱小,受利率市场化冲击更大,更多的是危大于机。只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补齐短板、内外兼修、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固有优势,才能在利率市场化席卷整个金融市场时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首先,建立利率市场化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严密的管理体制。把利率市场化与深化改革相结合,通过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制定严密的风险管理规程和监控约束机制,加强对市场各种信息的收集力度,搞好对市场利率变化分析预测和利率风险评估,合理确定利率水平。

    二是建立信息评价决策机制。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多渠道收集分析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信息,提高对利率走向预测的前瞻性;摸清内部的利率水平和结构,以及各相关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能力,提高决策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灵活的利率定价决策机制。

    三是建立综合的测算体系。按照收益覆盖风险和成本的原则,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综合收益、筹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分摊,搞好综合测算。

    其次,加快经营管理方式转变。

    一是精细业务管理。将利率市场化风险管理纳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防止为追求短期效益而陷入高负债、高风险经营;根据市场变化,灵活把握进退,正确判断利率走势,合理利用金融资源。

    二是改善业务结构。进一步降低负债成本,优化资金配置,特别要防止“一刀切”高浮利率带来逆向选择和风险激励,切实提高资产质量,搞好成本核算,提升抗御利率市场化风险能力。

    三是加快金融创新。在不断挖掘市场盈利机会的同时鼓励利率风险规避型金融产品创新,扩大市场投融资渠道,切实改变目前单一的业务经营状况,发展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和金融衍生产品等非利差收入业务,调整利润结构,努力实现业务经营多元化,分散和转移因利率价格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

    最后,加强利率市场化软硬件建设。

    一是培育管理人才。利率市场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从目前看,农信社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要通过招聘、进修、选拔等方式培养人才,使之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提高利率定价水平。

    二是增强科技含量。在加快农信社业务电子化、网络化建设的同时,建立起科学的利率定价信息收集、风险计量和监测系统,提高利率的科学定价水平。

    三是健全金融法制。加快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要尽快以法律形式明确农信社的市场定位、管理体制、扶持政策等,为农村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提供法律保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