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行业乱收费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对跨行、跨区域存取款收费的标准存在很大质疑。与此同时,据2013年各银行的年终数据显示,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大幅度提高与人们享受的服务质量提高幅度不相匹配,因而成为人们质疑的重点。
在异地柜台取款,手续费各家银行并不相同,大约占到总金额的3%至5%,一般50元封顶。尤其是在ATM机取款,受每次取款额限制,手续费会更高。
跨区域收费过高,一方面会在同行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服务达不到一定的水平,高收费只能使客户享受不到与费用成正比的服务,大量的客户会被其他收费低且服务水平较高的同行挖走。另一方面,客户存量的减少,意味着存款的流失和存款压力的加大,也会制约贷款数量的增加,进一步减少银行的收益。
然而,普通大众对银行收费不满的地方不仅在于收费繁复,还在于自己被收费了却浑然不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国银行收费的信息披露不够公开透明。即使在营业场所放置收费标准,也往往是在角落处,客户不易发现。从成本来说,各大银行相差无几,但是手续费却相差很多,这其实与各自的市场占有率有关。越是网点多的银行,越有可能收取高额费用,这其实是一种市场潜规则。但是银行自行确定收费价格,无疑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对此,银行应在决定之前与消费者进行协商,消费者应该享有一定的事先知情权,而不应被动地接受。
银行减免跨区域收费一是可以有效解决“睡眠账户”问题。 尽管各银行卡、存折等结算账户数量很大,但由于跨区域收费问题的存在,许多客户在生活、工作变动后,往往会重新开通一批新的支付工具,进而导致大量“睡眠账户”的存在。若放开收费,就能有效避免重复开卡现象、提高同一账户的使用频率,从而降低“睡眠账户”的数量。
二是可以提升与国外银行的竞争力。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化的银联支付网络,全国采用统一的联网通用的业务,为我国银行业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平台,能够有效应对国外成熟支付系统的竞争。
三是促使银行卡市场日渐成熟。我国目前的银行卡市场还不成熟,跨区域收费的减免,在促使银行提高银行卡的服务水平方面,能够以服务增加值来弥补收费的空缺,形成成熟的银行卡运行体系。
为减少银行跨区域收费泛滥现象,首先政府要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在监管银行收费定价时,应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银行在制定收费政策时,应坚持透明的原则,将收费中成本的构成情况予以公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清理不合理收费,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其次,还要让整个银行业进行充分竞争,特别是打破几个国有银行对市场的垄断。要降低银行的市场准入,让银行之间充分合理竞争。最后,各银行不能只是提高收费而忽视服务质量的提高,必须做到提供的服务质量与收取的费用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