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用社是信合事业的基本经营单位,直接面对社会公众办理存取款、结算、贷款及银监部门核准的各项业务,也是各项工作的最前沿和落脚点。基层信用社主任作为信用社的直接管理者、决策者和组织者,其履职能力直接影响信合事业的生存与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加强基层信用社主任队伍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提纲挈领,真正把思想建设落到实处。一是把思想建设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总抓手,讲求工作方法,力求实际效果,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干部职工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利益观,以此为契机提升基层信用社主任的履职能力。二是抓好正反两个方面典型,利用正反典型弘扬正气、狠刹歪风。
其次是构建平台,完善基层信用社主任选拔任用机制。按照《县级联社定岗定编全员竞聘上岗指导意见》积极稳妥推行改革。通过考试、考核、竞聘等流程,“不看文凭看水平、不看资历看能力”,把那些品质好、作风硬、业务精的同志选拔到基层信用社主任位置,在全辖形成“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真正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肯干事的有地位,干成事的有实惠”。
再其次是创新机制,建立合理科学考评体系。一是明确主要考核指标。对信用社主任通过主要指标量化,考核主任履职情况,这些指标包括不良贷款下降、利润增长、老款现金回收额、费用指标及平安经营等。二是建立公平分配机制。公平工资分配是金融企业内部经营的重要方面,公平的利益分配也是增强企业发展的保证。为此,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信用社主任绩效管理办法,根据当地实际,对信用社主任实行单独考核,设定其每月基本工资额,按照存款余额和利息收入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其效益工资按档次考核,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工资的分配办法,按照存款、收息、不良贷款下降等完成情况实行不同份额的奖励,有效提高基层主任积极性。三是加大对考评的力度和密度,随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使考评真正成为促进履职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最后是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基层信用社主任综合素质。建立对信用社主任培训的长效机制,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业务、技能等综合素质,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培训。一是思想政治理论培训。通过培训教育,使信用社主任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增强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法律法规培训。聘请有关法律部门专家学者进行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尤其与金融关系密切的《物权法》《担保法》《票据法》等法律法规开展专题培训,充实法律知识、提升依法维权能力。三是业务培训。熟知并掌握存贷结算、利率管理等业务知识,熟知并掌握对本辖贷款项目效益进行可行性分析,全年报表分析、经济活动分析能力等。四是制度培训。熟悉并自觉遵循各项行政管理制度规范,通过不同形式的制度培训,使基层信用社主任把各项制度熟记于心、铭记于脑、落实于行,提高遵章守制遵纪守法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