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0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强服务功能 打造农产品流通体系升级版

□ 吴建裕 刘波

核心提示

    浙江省宁波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严抓农业投入品安全管理,带领农户开拓市场,强化“三位一体”新型合作体系服务功能,推动经营创新,着力打造农产品流通体系升级版。

    截至目前,宁波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共有农资、生活资料、农产品直销等连锁网点2215家,配送中心21个,门店乡镇覆盖率达100%;今年已从生产者购进农产品16.4亿元,同比增长21.8%;2012年,市社连续第12年蝉联全国系统优胜单位一等奖。现将宁波市社多措并举、打造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做法做一介绍,以供交流探讨。

    源头把关 

    抓好农业投入品安全大前提

    一是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农户签订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协议,利用自身掌握科技优势,在亩产不低于周边同类田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农药施用量,今年已实施统防统治面积达18万亩,占全市计划总面积的90%,每亩用药量比非统防田减少20%。

    二是把好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关。大力推广使用农资质量监管信息化系统,建立质量可追溯的现代化农资流通管理机制,年内将把250家连锁门店纳入信息化监管系统;联合工商、农业执法部门对全市近千家农资连锁店的规范化经营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对3家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责令停止经营农药,清理库存,拆除2家已停业农资店店招。

    三是拓展生态试验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北仑试种“生态稻”200亩,在水稻生长期内,不用任何农药,靠杀虫灯和性诱剂来除虫害;除插秧时用少量尿素作底肥外,其余全部用有机肥及禽畜粪等有机肥料,在提高稻米品质的同时也防止了农业面源污染。

    四是试行回收废弃农资包装物。在鄞州区试点回收农药废弃塑料、玻璃瓶、编织袋等废弃物33.2吨,并集中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有效降低了可能对田间土壤、水资源等的重金属污染。

    组织联合 

    带领小农户开拓大市场

    一是组织农产品经营企业参与农产品展销和推介。上半年,成功举办农产品展销会一次,2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参加,6天实现销售1200万元。发挥市农副产品流通协会的组织优势,组织会员企业抓紧筹建南京社区销售网络,抱团赴南京开拓市场;组织会员企业积极参加在南昌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展示富有宁波特色的绿色食品。

    二是搭建农产品实体展销平台。在凤凰山主题公园入口边建成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北仑区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为2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00多种产品提供展销服务,要求进驻展销的企业的初级农产品需产自当地无公害或绿色认证的基地,加工企业需通过QS认证,搭建了一个北仑区农产品品牌提升和推广的平台。

    三是帮助农户解决地产水果“卖难”问题。组织农产品经纪人积极应对地产农产品因消费结构变化而致的“卖难”问题,宁波市社在5月底联合宁海县政府举办了宁海白枇杷推介会,通过系统渠道推销的白枇杷占到全市产量的1/4;组织农产品经纪人赴萧山、绍兴等地拓展奉化水蜜桃销路,举办北仑区葡萄展销会等。

    四是认真抓好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工作。市社组织举办了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5期,494人次,累计已达3150余人次,今年重点培训了农产品电子商务技能,指导农户和农产品经营企业用好淘宝网、市农产品营销网、微博、农民信箱等网络营销工具,多渠道促进农产品销售。

    服务优化 

    强化合作体系服务功能

    一是以农产品产销对接为突破口,深化供销合作。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农产品直供直销模式,转变原先销售单靠客商上门收购的被动局面,减少流通环节,已促成慈溪惠农果蔬专业合作社与华润万家签订购销合同,年实现销售达1亿元左右。

    二是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为突破口,壮大专业合作。积极推动区域内经营业务相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向联合,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首家由5家专业合作社联合组建的余姚姚东区域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于10月成立,经营面积将达10000亩以上,更好地发挥产权、资本、技术、市场等要素的积聚优势,实现成员社之间优势互补、品牌共用、信息共享,提升农户联合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是以助农融资服务创新为突破口,强化信用合作。市农信担保公司今年已提供担保贷款1亿元,目前在保额6000余万元。为帮助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破解融资难的问题,公司尝试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慈溪三北禽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村合作银行组建信用联合体,入社农户之间实现相互担保,由三北禽业合作社作为总体担保机构,大大提升了农户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经营创新 

    打造农产品流通升级版

    一是试水农产品电子商务。建成“宁波市农产品网上展销中心”,并积极与线下实体网络资源对接,目前已发展会员企业252家,发布供求信息2174条,入库名特优农产品达到2500多种。市供销合作社下属市源和农产品公司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达成农产品交易额50万元,且快速增长趋势明显。

    二是积极发展生鲜农产品社区销售门店。今年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设农产品社区直销门店9家,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的新鲜蔬菜直供到居民小区,大幅缩减了流通环节和成本,以略低于附近菜市场的价格向市民供应,颇受市民欢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