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服务“三农”需做好“五门功课”

□ 山东费县农村商业银行 马宗涛 刘顶峰

 

    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区域涉农贷款投放低迷,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支持“三农”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大服务“三农”力度,农信社应做好以下“五门功课”。

  着力做好“思想功课”,坚持支农方向不动摇。农村信用社60余年的风雨历程证明:只有坚持支农的方向,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宗旨,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新形势下农信社要努力做到“三个转变”:由支持传统纯农业种植向支持现代农业转变,由支持第一产业向支持第二、第三产业和农村消费、城镇化建设转变,由支持传统“三农”向支持县域“大三农”转变。

  着力做好“交流功课”,政银联手合力支农。一是密切关注政府规划,创造贷款需求。农信社基层网点负责人要多与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座谈,深入开展调研,把信贷扶持重点与政府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建立重点支持的项目资源库,大胆创新贴近辖域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服务,支持特色经济发展。二是构建新型信用体系,创造良好环境。申请政府参与,变农信社“孤军奋战”为县政府主导,县、乡、村、农信社联动,通过逐村逐户信用评定,扩大信息范围,构建新型农村信用工程体系。

  着力做好“创新功课”,紧跟“三农”需求步伐。农信社要围绕发展农业现代化和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开拓思维、下足功夫。一是拓宽支农思路。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培育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同时延伸贷款对象,将农户贷款发放对象由侧重支持种、养农户延伸到支持从事或服务二、三产业的农户及个体工商户,在合规、风险可控基础上适当给予增加授信,引导、刺激客户扩大再生产。二是创新贷款品种。结合城乡统筹和城镇化建设,创新农民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创业贷款等信贷产品,加大公务员贷款营销力度;探索农村土地承包权抵押、林权抵押、农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抵押等业务,推动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向农户联合、产品联合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三是注重引导发展。通过信贷扶持,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私营个体业主转换观念,积极发展提升档次;组建信用联盟,加大优惠支持,鼓励已在外地城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回乡建设和开发,吸引优质企业和资源向集镇集中,促使主导产业发展,建立支撑城镇化发展的产业群体。

  着力做好“科技功课”,搭建支农服务网络。一是运用科技手段,创新完善推广“福农卡”业务,增加小额贷款功能,将自行支付贷款的贷款证变更为贷记卡,实施只要在授信额度和有效期内,可直接持贷记卡到农村商业银行柜台办理。二是增强服务辐射能力。除了确保中心集镇的网点覆盖,还要在偏远乡镇或资源、人口集聚村、社区,布放自助终端或设立自助银行。三是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不断完善综合业务系统功能,为金融创新形成强大的科技支撑,加快开办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业务,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着力做好“管理功课”,激发员工营销动力。一是建立优秀营销团队。通过培训、考核、达标上岗等多种方式,促使内勤到外勤流动,建立和完善优良的用人机制。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选拔优秀年轻员工充实到客户经理岗位,打造一支善于营销、敢于营销、会营销的高素质信贷队伍。适应农村作息时间要求,实施本土化客户经理策略,让客户能随时随地找到客户经理,增强服务弹性。二是激发团队营销动力。侧重根据信贷人员经办贷款和管理贷款的数量和质量,评定等级;以发放贷款户数和收回的贷款利息收入按季核发效益工资,强化贷款户数的考核,提升客户经理营销贷款的力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