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全体员工
追梦感言:让贫困学生获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正值开学之际,江西省各市县的10080名贫困高中生,近日分别收到江西省农村信用社 “百福慈善基金会”捐赠的1200元助学款。
由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牵头组建的“百福慈善基金会”,到目前为止已募集基金2亿元,首批募集基金主要来自全省农信社(农商银行)捐出的部分利润,基金会每年将捐出基金的8%左右用于资助贫困学子。据统计,成立不到两年的“百福慈善基金会”,总捐资额已经达到2400余万元,惠及万余名贫困学生。
慈善事业汇聚正能量,企业文化提升软实力。作为全省业务规模最大的银行企业,江西农信社齐心聚力,建立长效机制投入慈善事业,围绕“慈善与爱心”事业,深入校园帮困助学,资助了上百所学校,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爱心捐助热潮,带给贫困学子一个又一个奋斗希望,在帮助贫困学子圆了“求知梦”的同时,也践行了自己的“助学梦”。
帮困助学 送去希望
安远县100名品学兼优贫困高中生获得“百福慈善基金会”资助;万年中学贫困高中生获得“百福慈善基金会”12万元捐助;余干县农信社通过“百福慈善基金会”助力贫困学子圆读书梦……近两年来,为了做实慈善事业,“百福慈善基金会”放下“捐赠者”身价,走出省城、走进县城,深入校园,了解学子的实际困难,寻找确实需要资助的困难对象,及时送出温暖与关爱,给贫困学子注入一个又一个前行的希望。
少年智则中国智,教育兴则中国兴。江西省农村信用社 “百福慈善基金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定以“帮困助学、奉献社会”为宗旨,并明确重点帮扶高中阶段的品学兼优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圆少年们志存高远的大学梦。
知识改变命运,上学就有希望。冯恋,这位来自江西省萍乡市高坑镇泉江村的普通高三学生,通过“百福慈善基金会”的资助,顺利完成了高中阶段学业并考取了大学。她感慨地说:“如果没有社会的关心、没有百福慈善基金会的及时资助,我们这些贫困学生真的很难坚持完成高中学业,大学梦或许无法成为现实。”
冯恋只是农信社“百福慈善基金会”资助过的万名贫困学子中的一员。今年,百福基金会决定拿出30万元,会同南昌农商行扶持中国南昌SOS儿童村,解决贫困孤儿学习生活难题。
爱心文化 汇聚能量
“在省联社百福慈善基金会、南丰农村合作银行和社会各界的资助和关怀下,我不仅顺利地完成了学业,而且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理想——以635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南京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和父母都流下了欣喜与感恩的泪水!”今夏,“百福”之花盛开,“百福慈善基金会”资助过的学子,写来感谢信。江西农信社撒播出的爱心,在赣鄱大地上收获了一粒粒晶莹的硕果。
爱心是一种文化。作为现代金融企业的农信社,自改革启动起,就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尤其突出爱心文化的培育。而当企业取得较大发展成果时,又开始着眼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快企业爱心文化建设,培育更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爱心文化正在成为推动农信社升级发展的软实力,而其慈善之举汇聚着发展的正能量。
“信合,这个充满着爱心的大家庭,教会我热心、忠心、恒心,更启迪与培育了我的爱心……我愿意把我的青春献给平凡的柜员岗位,在信合的发展篇章中烙下我青春的印记。”在农信社网上学习园地里,新入职的九江县联社员工赵兰天写下了这样的心得。
而入职一年多的婺源县联社员工祝华则这样写道:“根深则叶茂,农兴则社兴;只要我们的心与农民的心紧贴在一起,我们信合人一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回报社会 践行责任
风雨一甲子,耕耘六十年。如今的江西农信社,风雨兼程60载,一路坎坷前行、奋进前行,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做大做强后的农信社,并没有放松懈怠,而是马不停蹄地“朝着现代银行阔步前进”,并围绕现代企业建设目标,加快企业爱心文化建设,更加重视培育现代企业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精神。
有事实与数据显示——全省累计有2435万农户获得农信社小额农贷支持,支持了20多万名下岗职工创业就业;新疆雪灾、西南干旱以及瑞昌、汶川、玉树地震等灾害发生时,更能看见江西农信社的慈善义举;而成立“百福慈善基金会”,建立长效机制参与慈善事业,更加显示农信社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气质与品格。
“百福慈善基金会”简介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百福慈善基金会”是由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发起、全省88家县级联社(农商银行、合作银行)捐资设立的全省首家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也是江西首家由金融企业发起设立的慈善基金会,2011年6月于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江西省政府顾问熊盛文任百福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江西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肖四如任执行理事长。该基金会以“帮困助学,奉献社会”为宗旨。目前,全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从企业利润中捐给基金会资金2亿元,每年将资助省内品学兼优的贫困高中学生1万名以上,帮助他们获得平等教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