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所在的白电行业,是一个延续性技术创新比较多,而不是颠覆性创新比较多的行业,但在互联网时代,一定要研究破坏性创新。因为互联网时代,很多家电产品发生很大变化,就算白色家电暂时还没有破坏性创新,物联网也会让它产生变化。
互联网时代,企业淘汰和更替非常残酷,例如让人震惊的柯达破产案。所以,互联网加快了洗牌的速度。不管你的企业过去多么成功,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都可能不堪一击。
然而,对海尔来说,互联网时代最大的机会是变为平台型企业。平台是什么?就是快速配置资源。如果变成平台,海尔就不再只是原来的资源,可以配置很多资源,企业的发展也就会跨上新的高度。所谓资源,主要是人力资源,就会出现乘数效应。
但是,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是一样的。海尔这样一个8万多人的企业,变成平台型企业太难,尤其是员工心态转变。本来员工进了海尔,不能说进了保险箱,也觉得有依靠,但现在有可能会被淘汰出去,或者身份转换。
但是,不论速度如何,都一定要跟上外部互联网环境的变化。比如,原先是“创造你的用户”,现在是“交互你的用户”。交互用户和原来不一样。原来老是问用户:你看海尔的产品怎么样,还有什么意见?然后海尔来改进。
但交互不是这样的概念,不是以企业为主来征询意见或者组织别人来讨论,而是搭建一个平台。就像你想要糖,一定要种甘蔗,甘蔗由糖厂把糖提炼出来。但如果你一看,糖提炼这么麻烦,甘蔗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直接从土地里提炼糖不就行了?结果当然提炼不出来。
所以,土地就相当于用户,让用户成为群体来交互,才能成为甘蔗,你再从甘蔗的大数据里提取糖。但你问用户要什么,就好比直接从土地里提糖。
苹果iPhone出来之前,没有用户想到有一个iPhone。所以德鲁克说得对,需求在创造出来之前不存在。那用户交互什么呢?他不会告诉你下一个破坏性创新是什么,但他会抱怨这个产品有什么问题。这些抱怨就是“甘蔗”,你提取出来就可以。
所以交互时,不可能是询问式的,你只能找出消费者的兴趣点,让他去参与,你再去挖掘,“先种甘蔗再榨糖”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