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老总专栏:回归实业发力三方面

□ 李东生(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未来中国经济的成长最重要的动力还是来自实业,如何能够提高我们实业的竞争力是中国经济未来持续成长的一个关键。

  从企业来说,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大企业也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起来的,你的发展战略、发展路径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考。

  TCL是随着改革开放30年成长起来的,早年企业的发展更多是靠机会导向,未来一定要有清晰的战略,你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要从全球的经济战略格局考量自身的发展,这样才能够持续的成长、培育竞争力。

  另外,这几年提的最多的是转型升级,这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你机会的同时也会带来短期的压力。最重要的是要加大你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投入,创新研发的费用全国只有1%,甚至1%都不到。这是一个现实的情况,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就没有未来,但是在目前工业利润非常微薄的情况下,提高研发的投入一定会给当下的利润造成很大的压力,企业一定要顶得住这种压力,加大这种投入。

  另外,企业要在三方面发力。一是要把握市场机会,实现商业模式新的突破。电子商务是一个发展的方向,它能够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也给我们增加一个新的成长空间和卖点。

  二是要坚持以创新为原动力,加速企业转型升级,高速互联网、云计算都是未来在我们这个产业当中创新的重点。

  三是借助中国的影响力充分开拓全球市场。这两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顺差比较大,大家对国际化出口这块强调的不如原来多。实际上对中国企业、中国经济未来增长还是要大力强调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这个国际化要以一个新的产业结构方式。要通过技术的创新、产业的转型升级,能在一些主流的能够带来更大边际贡献的产品产业突破,这样才能够更加健康发展。

  虽然中国前十年快速的发展,电子百强前十名的规模也在快速提高,目前我国已经达到了160亿美元,大概1000亿人民币多一点。这个规模和十年前比已经大大地提高,但是和日韩企业相比依然有差距。

  希望未来在社会各界高度共识,回归实体经济的情况下,中国的实业、中国的工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