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发现,青山供销合作社在大力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协会的同时,还在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壮大基层社的整体实力。青山区供销合作社每年举办一次大型“农超对接”现场会,邀请青山区各大超市、农贸市场的负责人现场与农民合作社对接,打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现场考察后,多位超市采购经理对青山区高效农业的发展感到欣喜。目前,北京华联、永盛成、美特好等7家超市分别与色气湾村、王老大村、羊山窑村签订了供货协议,仅去年就助农增收170余万元。
同时,青山区供销合作社积极组织各农民合作社负责人走出去,通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与各地客商建立起联系,搭建了平台,实现合作共赢。
青山区社还扎实推进“新网工程”项目建设,着力抓好连锁配送服务,为辖区所有农村小百货、超市提供日用消费品货源。由于青山区社属于新成立的基层社,没有社有企业,而新建企业需要投入的成本太高,目前无法实现。青山区社将目光转向了区内的现有企业,希望通过参股,来引导企业为合作社、农民服务。但这一设想却遇到了重重困难,由于企业对供销合作社不了解,都不愿意接受供销合作社的参股。最后经过深入的沟通,终于促成了对“包头市米兰贸易有限公司”和“包头市红羽禽业有限公司”的参股,使其成为一定意义上的社有企业,“新网工程”项目有了良好的开局。2012年,青山区供销合作社共完成销售收入4300万元,其中,仅“新网工程”项目就完成了300万元。
市米兰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刚告诉记者,公司目前主要业务是日用品的配送与销售,有配送车辆4台,可以实现青山区内各网点货物的分时段配送。而在不久之后,公司还将与区内的合作社广泛合作,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
赵净告诉记者,红羽禽业是以养殖、配送为主的企业,占地1000多亩,拥有50多个销售点,每天为青山区各大超市配送禽蛋3000多斤,年净利润200-300万元。
青山区供销合作社还对全区16个村级综合服务便民店按照“五统一”的要求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建设,目前经营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经营品种共2万种,年销售收入实现200余万元。
赵净说,合作社高度重视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先后申请了“王老大”、“羊山窑”等果蔬业商标和“红羽”禽业商标,全力打造特色品牌。此外,供销合作社引进了总投资1亿元、占地100亩的“循环经济再生资源工业园区”项目和总投资500万元、占地10亩的“北京华联包头地区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尽快形成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再生资源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在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发展现代农业,这只是青山区供销合作社创新发展的第一步。而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在一个没有基层社建制而重新组建基层社,并且形成一个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日用消费品配送为纽带、村级服务社为终端的现代合作社网络体系,重塑了供销合作社的形象,擦亮了供销合作社的品牌,这却是青山区供销合作社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