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7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个新型基层社的崛起之路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发展调查

包头市青山区王老大村众发农民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以农牧服务为宗旨,以建成布局合理、产权清晰、功能健全、运作规范的供销合作社新型基层组织为目标,通过科学规划、合作联动,逐步把基层社打造成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农村、牧区现代流通服务的网络终端,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服务载体和经营实体。包头市青山区供销合作社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青山区供销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3月,是内蒙古包头市10个旗县区工业城区中第一家供销合作社,又是工业城区中第一家基层社,同时也是空白区域新建的基层社。

  新成立的青山区供销合作社,具有体制新、立足工业化的城区实现为农服务的特点。经过实践探索,区供销合作社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立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发展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基层社崛起之路。

  统筹规划  搭建新型服务主体

  包头市青山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十强”工业区之一。该区共有包括内蒙古一机集团、北方重工集团、二电厂等重点工业企业在内的企业600余家,基本形成了以装备制造、电力、建筑建材、乳业等为主体的完备的工业体系。与成熟的工业相比,青山区的农业状况却很薄弱。

  据了解,在2008年以前,青山区辖区面积只有56平方公里,辖2个行政村,农业户籍人口3430人,在2008年包头市区划调整后,青山区面积增加到280平方公里,区辖青福镇和兴胜镇,行政村增加到21个,农业人口人增加到16899人。

  农业在青山区属于薄弱环节,基础差、比例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而且,由于青山区一直是工业城区,区内居民对农业认识不深、缺乏热情,使得发展农业困难重重。 

  在包头这样一个工业成分较重的城市,如何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发挥好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作用?对此,青山区供销合作社主任赵净说:“作为服务‘三农’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对发展农业有独特的优势,是青山区农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能源型城市尤其重要,它是这些城市在能源枯竭后首选的发展路线,必须要未雨绸缪、先期规划。”赵净说。

  青山区供销合作社通过统筹规划,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并以此为载体,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带动农民致富。据赵净介绍,青山区供销合作社自成立以来,重点发展“三社一会”,下大力气组建各镇村级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农畜产品专业协会,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青山区供销合作社选取了18家法人资质比较好,经营范围较广的小门市部,通过注入资金的方式,把这些小门市部转变成为供销合作社的“村级综合服务社”,并命名和挂牌。此外,大力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成立了“青山区种植协会”、“青山区养殖协会”和“农牧民经纪人协会”。其中,青山区种植协会和青山区养殖协会都是由当地的种、养殖专业大户引领发展的。这些种、养殖大户一方面能起到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积极引导社员履行协会义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通过他们雄厚的实力,推动整个行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青山区供销合作社培育的这些新型服务主体,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给农民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引导农民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这既提高了农民收入,又壮大了供销合作社的整体实力,重塑了供销合作社形象。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