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6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利率市场化的弊端分析

□ 安徽宁国农村合作银行 李 杰

  去年以来,央行连续两次的非对称降息,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银行业正步入剧烈变革时代。对此,银行只能直面应对,别无他途。

  不期而至的利率市场化,必将对银行业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笔者仅就利率市场化对农金机构的不利影响和应对举措进行初步分析。

  不利影响

  经营活动转型升级受到制约。利率市场化改革将直接冲击农金机构的传统行业,压缩农金机构的利差水平,加大其在传统业务领域的展业压力。同时,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机构也将受到直接冲击。

  经营资金定价能力受到影响。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考验着农金机构的定价策略、定价方式和定价流程。农金机构在不对称降息政策下的利率一浮到顶现象,表明利率市场化趋势对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农金机构影响尤为明显。

  经营风险管理能力受到考验。利率水平的影响因素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将会呈现多样性,资金利率的波动频率和幅度会显著提升,利率期限结构会更加复杂,与业务结构关联的流动性风险、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决策风险、与内部机制相关的道德风险将会同步考验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资产规模、管理人才、技术工具等方面与大型银行差距较大,因此,利率风险的识别控制会更为艰难。

  外部经营环境日趋复杂化。市场利率化体系的形成对于社会资源配置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也会对社会经济造成短期不利影响。例如利率上升,经济紧缩,乃至利率频繁波动对金融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等。

  发展举措

  调整发展战略,明确市场定位。结合客户、产品以及体制机制等优势,找准市场定位。要面向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降低资本消耗,提高风险溢价,不断打造支农支小品牌;要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加大金融创新,积极开展电子银行和理财业务,提高中间业务占比,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不断打造中间业务品牌。

  突出产品创新地位,提升资金定价能力。持续完善金融产品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重视提升非信贷资产收益水平、中间业务收入比重,打造多元化和盈利多渠道的经营模式。将科学定价与风险管理有效结合,既要避免定价过高导致客户流失,又要防止定价过低造成收入不能有效覆盖成本风险。

  科学确定风险,加强风险管理。根据市场变化和风险承受能力,对风险偏好、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资产组合进行必要调整。确定合理的负债结构,提高负债来源稳定性。注重降低负债集中度,拓展多元化负债,优化流动性管理。优化风险约束机制和利润激励机制,按风险和收益确定利率水平。制定可行的流动性风险应对预案,改善流动性压力测试工作,加强风险监测预警。

  强化资产负债管理,降低存款依赖度。应深入分析自身资产负债结构,适度控制资产规模,调整负债结构,减少对存款的依赖。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实现利差最大化。强化贷款、存款期限匹配管理,加强资产负债结构控制,提高主动负债管理能力。

  转变管理模式,夯实发展基础。要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推进管理模式或盈利模式转型,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提升竞争能力,通过先进的盈利模式获高效益;要逐步提升资本管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信息、人才保障、服务管理等支持系统建设;要不断跟进管理创新、探讨业务流程再造、管理架构改革,推动管理模式向精细化转型,持续动态优化经营管理体制机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