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6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以人为本 做好“新生代”思想教育

□ 山东费县农村商业银行 李晓艳

  近年来,为适应新时期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农村信用社通过招聘吸收引进了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都较高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青年员工的加入优化了农信社员工队伍结构,为农村信用社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蓬勃的朝气。

  青年员工的思想状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这对农村信用社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强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出一支与实现“建设一流金融机构”这一目标相适应的高素质青年队伍,成为新时期农村信用社思想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青年员工的特点

  只有准确把握新时期青年员工的特点与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员工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农村信用社青年员工的特点与思想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素质较高但社会经验不足。青年员工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知识面广泛,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和新观点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不循旧、不保守,对事物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厌倦空洞的政治说教,偏爱于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育活动。 但是他们往往又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部分青年员工存在拜金主义思想,盲目追求自我价值,为人处世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

  二是积极进取但缺乏明确规划。青年员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迫切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希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到工作和同事当中去,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和认可,他们不仅仅希望获得物质的回报,同时也更希望自己可以得到持续的、更好的发展。但是部分青年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合理的、长远的规划,工作漫无目的。

  三是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青年员工对物质生活追求高档次,对精神生活向往高格调。但是因为农村信用社服务网点多在农村,有些在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山区,交通、生活、工作条件都较为艰苦,业余生活较为单调,使青年员工对于理想的预期与现实的认识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这直接影响了青年员工长期服务于农信社的信心和决心。    

  以人为本  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由于青年员工年龄、文化程度不同,兴趣爱好不一,他们的追求也千差万别。因此,青年员工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也就具有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既要把握好青年员工共性的东西,又要顾及青年员工的个性,切不可以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每一个青年员工。要使思想教育工作获得青年员工的认可,就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摒弃“假大空”,结合实际搞创新。思想教育工作本身带有一定的严肃性,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教育内容过于空洞,往往与员工的生活、工作和思想关系不大,无法激发广大青年员工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工作中要结合青年员工遇到的实际问题,围绕思想教育的中心,对广大员工共同关注的倾向性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育。通过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使员工感恩父母、单位和社会,感恩客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搞好职业规划,搭建成长平台。每一位青年员工都非常重视能否从事与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相符的工作岗位,并成长为一名优秀员工。这就要求在使用青年员工时要注重个人情况与岗位的匹配度,对青年员工知识结构、能力、性格特点和岗位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提供必要的培训以提升工作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岗位的动态调整,让每位青年员工都平等的拥有实现理想和成长的机会。在青年员工思想教育实践中建立“后备人才库”,对青年员工各项业务技能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支持与鼓励青年员工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青年员工的自身业务水平和文化素养,对于有不同特长的员工进行差别培养。同时为员工提供职业规划,根据青年员工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以明确短期和中长期目标。  

  三是加强人文关怀,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受处在农村的限制,农村金融机构的生活条件是影响青年员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对青年员工的关怀,为青年员工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为青年员工营造温馨的工作环境,让青年员工在农信大家庭的关爱中获得幸福感,提高青年员工的忠诚度、满意度和归属感。

  青年员工是农村信用社的未来和希望,是促进农信社业务发展的生力军。重视和加强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做好青年员工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他们必将担负起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任,早日把农村信用社建设成为一流的金融机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