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仑 万通控股董事长,信奉老庄。企业界称他为“商界思想家”,地产界称他为“学者型”的开发商。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开拓者和创新者,首倡由“香港模式”变为“美国模式”。“理想丰满”,这既是冯仑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业界对他的认知。
20世纪初,一个美国人曾写道:“中国人的问题永远不是事实问题,而是形式问题,面子是理解中国人的一系列复杂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说中国人特性中还有许多暗锁还未被我们打开,那么‘面子’便是打开这些暗锁的金钥匙。”
在面子下面掩盖的是什么?实际上是一种人情互动,即施与和回报。面子是熟人之间的通行证,既是一种担保,也是一个利益交换最重要的手段,有了面子,人们之间的人情就可以储存和转换。
在人情面子的社会,人情相互回报有一个固定模式。中国人把人的关系分成了三种。一种叫家人关系,这是最核心的一层,家人关系里权利和利益保护没有条件,不讲回报。第二层关系是熟人关系,比如同学、邻居、同事、同村乡亲,熟人关系对人情的回报有一些期待,会通融但也有条件。第三层关系也是中国文化中最少涉及的生人关系,公事公办是生人关系的特点,生人之间往往不给任何照顾,只讲利害,对回报和利益要求最高,没有任何信赖和变通。
这三层关系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产生许多微妙的玄机。家人关系超越制度规则,人情至上;熟人关系有选择有条件,有时好用,有时不好用;生人关系人情最少,面子最少,规则最多。
总体来看,一个民营企业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做生意,脱离不了中国式的人际关系模式。当外部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求助于熟人,求助于别人给我们面子,通过给别人面子换取别人给我们面子,最终获取支持。在面子后面是人情,人情后面是权力和利益的运行规则。因此,民营企业大多特别重视这些关系资源,不断地把生人变成熟人,把熟人尽可能地变成家人,以此拉近距离,获得他人对你的支持,不断超越规则、给予变通。
当体制比较僵化的时候,这种变通意味着我们对旧体制的反叛、瓦解以及对新事物的创新。所以,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始终特别重视面子、人情,既有中国文化传统的原因,也有冲破现实体制不合理束缚的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