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藩篱丛生的二维码市场


 

  目前的形势是,IT巨头们都想把持二维码这一移动互联网入口,于是各家自建藩篱,将技术上不难通用的二维码做得互不“兼容”。于是,微信二维码可能被其他APP扫出来的只是一个网址,支付宝发的码也可能被别家APP扫出来一通乱码。

  混战的结局便是,腾讯等实力型门户巨头不能轻率打破藩篱,一口吞噬掉整个二维码入口;单纯奔着第三方工具去的中小二维码公司被藩篱隔在圈外,就更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支付宝一位技术人员透露,二维码的内嵌识别技术,是支付宝自己开发的。也就是说,即便微博、微信、支付宝等APP中的二维码被用得如何热闹,那些专业二维码公司也很难从中分得一杯羹。

  时至今日,尽管进入二维码行业的公司已经达到上百家,但在二维码上挣扎的小公司已所剩不多,上海翼码、新大陆靠卖设备撑了下来。银河传媒、飞普越等厂商更是光景暗淡,濒临倒闭。

  “商业模式的模糊是所有二维码从业者的尴尬。二维码是开源的,技术门槛较低,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无法独立生存。”在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负责人张建宁看来,二维码只有靠增值服务才能赚钱,但增值服务尚在探索。

  目前,二维码服务业的盈利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其作用也仅仅体现在传播信息的工具阶段。整体来看,电商希望运营商加大力度以打破僵局,而运营商则希望找到更合适的盈利模式,因此双方都表现得相当谨慎。虽然二维码的前景普遍被唱好,但是二维码前面十数年缓慢的步履证明,在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之前,这条路依然很难走。

(陈逸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