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学军
职务: 湖南省桃源县农村信用联社三阳农村信用社主任
1993年,他从部队中走来,带着对家乡的真情,回到了湖南桃源。20年过去了,38岁的李学军已从桃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普通员工成为了三阳农村信用社主任。但他却始终不变的是,或来往于乡村小径,或伫立在田间地头。
他坚守和操劳的身影为这片滋养他的土地留下过许多精彩。
以“信”为先
信贷,以“信”为先。他的“信”源于身先士卒。在工作中,他从不摆花架子,不当甩手掌柜,不搞遥控指挥,工作中总是拣难点,扛大头。
2008年,他担任佘家坪农村信用社主任时,该社还是一个在全县综合排名倒数第一的高风险信用社。佘家坪农村信用社所辖24个自然村,他自己就承包了6个离信用社最远的自然村。为了尽快了解掌握当地的产业发展状况,李学军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下村50多次,详细了解了该乡范围内每个行政村的情况,东村哪家是养牛专业户、西村哪位是种菜高手,只要问起来,没有他不知道的。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年年完成收贷收息任务,该社在全县综合排名上升到了第七名。
用“心”放贷
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金融机构的 “掌门人”,李学军一次又一次地说:“我们面对的都是农民,做的是最基层的工作,但这项工作很有意义。我自己也是农民的儿子,了解农民的疾苦。正因为了解,信用社的一切工作都做到了为农民着想。”
佘家坪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农民一年到头辛勤劳作却收入不了多少钱。李学军上任后,开始积极地与乡政府沟通,为乡里的种养能手提供支农贷款,重点发展养殖业和林业。几年来,佘家坪农村信用社累计给养鸡户发放贷款305万元,养鱼户160万元,喂养豪猪户120万元,给包山林户发放贷款40万,木材收购户每年300多万元。乡长说:“没有信用社和咱们李主任的支持和帮助,哪能有现在佘家坪乡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呢。”
恪守原则
在佘家坪乡,李学军的“硬”是出了名的。
硬从何来?李学军说,信贷人员必须守法勤政清廉,绝不能授人以柄,“吃喝卡拿要,原则必丢掉。”
2008年,客户刘某提了点礼物找上门,要以在桃源县城的一栋价值40万的私房为抵押贷款15万元。李学军严肃地对他说:“我的工作就是放贷收息,你要是符合贷款的条件,我不会收一分钱的回扣,你要是不符合条件,就是给我送座金山,我也不能给你贷款。”
清清白白办事,堂堂正正做人,李学军赢得了人们的赞扬,被认为是信用社培养的好干部。但也有人私下说:“李主任,啥年头了,你真死心眼,掌着印把子,掂着钱串子,脑瓜子多少灵活点,家里摆设也象个样子。”李学军听了坦然一笑说:“我的脑瓜是死了些,但只要信用社的资金不死,这就是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