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信贷营销需“加力”

□ 河南省社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李玉超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但与专业银行仍存在一定差距,被动营销局面在一些地方仍旧存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关注。

  把准县情乡情,选准支农重点。信贷管理人员应加快观念转变,主动研究当地经济,全面掌握产业概况、企业分布等情况,建立起区域内经济基础档案,把掌握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纳入到信贷管理中。在信贷投放上应围绕重点产业和项目进行,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

  创新信贷品种,打造特色品牌。可以由上级行社在吸收借鉴其他金融机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对整体信贷产品进行归类梳理,推出一批成熟度高、客户认知度高的信贷产品,以提高农信社信贷产品竞争力。同时,应加大新产品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告、墙体广告等多种载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

  改进营销机制,畅通办贷渠道。县级联社要尽快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逐步建立分层营销机制;要根据不同的行业、经济特色、经济变化设立信贷机构,并体现地方的特色化。整合信贷力量,调整城乡业务比重,选拔出优秀信贷人员集中到县级行社营销大额贷款;乡镇行社要营销好存款和小额便民贷款。在信贷服务大厅建设上,要加大投入,促进规范管理,畅通办贷渠道,积极受理客户咨询和申请,积极探索贷款发放渠道。应按级别给客户经理设定贷款审批权限,给予其放款的自主权,按客户经理营销贷款及贷款管理质量情况进行考核奖惩,激发主动营销积极性。

  提升服务质量,助力企业发展。对于企业客户或黄金客户的业务,客户经理应全程跟进,各个环节服务到位。应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学习借鉴其他金融机构好的做法,筑牢合作关系,减少优质客户流失。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上,应积极受理贷款申请,优化办贷流程,扎实开展送金融政策、金融信息、金融服务、信贷产品、信用增值下乡的“五送”服务;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加强与县中小企业局、产业聚集区管委会沟通;加快中小企业项目库建设,科学储备优质客户群;对辖区内的中小微企业主动上门走访,了解资金需求情况,进行统一评级授信,核定最高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内的用款简化流程、快速办理;突出重点,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对县内重点骨干企业及招商引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