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产业链和可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
□ 本报记者 张高科

  对于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林印孙来说,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他所执掌的正邦集团走江西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道路,成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受惠受益于“三农”,同时带领成千上万的农民致富,大批返乡农民依靠养殖增加收入,逐步走上农业特色化之路。

  从田头到餐桌

  打造新型农产品安全供应链

  多年来,中国农副产品的生产有其自身的特点,养殖种植分散在千家万户,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也比较低,农户的食品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给农产品造成了安全隐患。

  如何消除这些隐患,农业企业承担的责任不言而喻。林印孙表示,“正邦集团作为中国企业500强,一方面积极组织、帮助农民生产和销售农副产品,另一方面更致力于成为农业产业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食品安全,打造一条完整的、有足够控制力的食品安全生产链、供应链,也就是从‘田头到餐桌’的新型农产品安全供应链。”

  目前,正邦集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两链三网”,即农牧产业链和种植产业链,农业生产资料网、农产品销售网和城市商超网,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都在自己的监管范围内,为提升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开始重视并打造全产业链模式,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到加工、储运、销售及最终消费等全盘把握,最终向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农产品,而这也是实现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并为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食品可追溯 

  猪肉有了“身份证” 

  食品可追溯,是指消费者能够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全流程追根溯源,拥有更多的食品“知情权”。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一些问题农产品,有很大一部分都呈现出“来路不明、不可追踪”的特点。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表示,“要推进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由此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流通全过程信息可追踪,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未来,我国还将以政策的形式明确食品安全可溯源体系建设,保障食品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及其负责人的公开透明,从而严格把控食品的质量。

  对此,林印孙表示,在对全产业链实现强有力控制的基础上,正邦集团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推广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并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生产各环节的信息。以肉食品产业链中的生猪屠宰这一环节为例,正邦集团从种猪、饲料、防疫、屠宰分割、冷链运输,最后到市场终端,每一环节都全程掌控。正邦自有屠宰场从养殖户收购生猪后,会对每头生猪进行收购登记,并上传至称重系统。在进入屠宰车间之前,工作人员会再次确认该猪检疫是否合格,凡是合格的生猪,将被盖上编号章,进入下一个环节。生猪被切割成前夹、后腿及五花肉后,工作人员会分别在每块肉上再贴上不同的编号,并把该编号所储存的信息绑定到循环标签上,最后把冷鲜肉配送到门店。

  如今,在正邦鲜肉直营店中,越来越多的产品都贴上了可追溯条码。“这些标签就是猪肉的身份证”,林印孙说,“消费者购买猪肉后,就可以通过标签查询到猪肉的屠宰场、销售商及溯源码等信息,从而吃上更放心的猪肉。”

  全产业链和可追溯体系的打造,让正邦集团在推进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提升的道路上做出了榜样。从田头到餐桌,正邦的产业一头连着广大农民生产致富,一头连着城镇居民食品安全,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排头兵、食品安全的主力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