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来,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根据小微企业融资“短、小、频、急”的特点,创新服务方式,打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品牌。2012年上半年,全区农合机构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311亿元,占全区农合机构各项贷款累放数的43%,截至2012年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97亿元,比年初增长21.7%,有效帮助小微企业“突出重围”,缓解贷款难。
组建微企贷款服务中心,放宽微企贷款审批权限。广西有条件的县级农合机构都成立小微企业贷款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流程,截至2011年末,共成立有30家微小企业金融服务贷款中心,贷款余额325.39亿元。南宁市区联社小微企业贷款中心成立以来,已受理小微企业贷款6000多笔,累计发放贷款500多亿元。自治区联社还下发了有关通知,提高了县级农合机构单笔贷款咨询审批权限,满足了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对制糖、酒精生产、桑蚕及林木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咨询上限,使小微企业贷款在县域内就可解决。
加大信贷产品创新,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近年来,广西农合机构相继推出小微企业最高额循环贷款、应收账款质押、企业联保贷款、汽车发动机合格证质押、动产质押、收费权质押、林权质押贷款,白糖、干茧、蚕丝等农产品质押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联保等贷款品种,满足小微企业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贵港联社对那些经营正常、信誉好、企业发展前景好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微型企业,可采用3到5家小微型企业组成联保小组,向信用社申请贷款,2011年累计向14家小微企业发放联保贷款4850万元。
加快制度创新,优先安排信贷规模。自治区联社制定下发授信管理办法,对小企业的授信与审查环节同步进行,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流程,下放审批权。根据区域状况和管理综合能力实行差别化授信,及时优先安排信贷规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尽最大能力满足小微企业贷款资金有效需求。
注重现场调查,提高服务质量。广西农合机构从现场调查入手,结合市场分析,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综合评价,防止单纯依靠企业财务报表作出片面判断,并从实地调查结论出发,为其办理质押贷款。
(程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