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8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鲜切蔬菜加工技术的应用

张海勤

  在生鲜区,变黄的叶子需要及时清除,而且,瓜果类的蔬菜被消费者捏来捏去,很快就成了废品,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腐烂、干瘪等等。一方面影响厂家的信誉,另一方面对于购买者也是不公平的。直到现在,国家也没有详细的标准。

  但是在西方很多超市里,这样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那就是鲜切蔬菜的诞生。其实我们国家已经有了鲜切蔬菜的例子。这主要来源于北京奥运会期间,大量的运动员需要在集中的同一时间就餐,鲜切蔬菜就有了发挥的余地。

  鲜切蔬菜加工技术是近年国际上发展最快的一种蔬菜加工实用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已成为蔬菜商品化的新形式,在国内也将成为蔬菜消费的新趋势。鲜切蔬菜产业的发展是延长蔬菜产业链条的一个新的突破点。

  伴随国内快餐业、连锁零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鲜切蔬菜市场需求量会大幅度增长。在日本和欧美,配送经过清洗、切割、灭菌处理、密封包装的鲜切菜早已是现代农业企业的物流模式,通过品种筛选、加工工艺优化、微生物控制、包装材料选择等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使鲜切蔬菜保鲜期延长到7—10天,市场供应范围由200—300km扩展到国内及国际市场。可使企业提高产量,降低成本10%—15%,增加效益15%。

  鲜切蔬菜在我们国家最成功的一次推广是去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集中供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奥运会结束之后,鲜切蔬菜进入北京的超市,也为超市生鲜的革命迈出第一步。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产品选料讲究,全冷链生产,减少浪费,节约时间,节约用水,保质期长,消费者只要根据自己的要求简单切片就可以下锅了。另外统一的标准,便于监督管理。经过近一年的试运作,北京的一些大超市,基本上都已经进入良性供应。

  “虽然鲜切菜价格贵了一倍,但省去了自己买菜、洗菜、择菜、切菜的时间,更加卫生、方便、快捷”,还节省了水费和收拾垃圾的时间。鲜切菜在超市里保鲜时间4—7天,预留了提前打折促销的空间。

  目标客户群:上班族、单身贵族、收入较高家庭、知名西餐厅、连锁餐饮、大型食堂等。

  利润:比散装蔬菜利润高30%。

  缺点:1、成本较高,因为选择原料的标准严格;2、南方人有吃新鲜的嗜好;3、整个过程必须是全冷链;4、消费需要一个认同的过程。

  前景:根据时令蔬菜的特点不断满足消费需要;研发新的产品成为可能;南北东西不同产区的产品都可以进入超市;提高超市的档次和供应商品牌知名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