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保障蔬菜供给需稳定菜农信心


  进入五六月份,一些地方菜价往上猛蹿,甚至出现了一棵白菜卖十几元的现象。近年来,菜价“过山车”似的波动,让农民感到头晕眼花。为了规避风险,他们可能选择观望或者干脆退出,最终影响蔬菜供应。可见,稳住菜农才能稳住生产,保障蔬菜供应。

  价格忽高忽低,种植面积也随之大起大落,几年一个轮回,成了一些农产品逃不脱的“魔咒”。经历几轮折腾,一些菜农伤不起了,他们也在比较:种粮有各种补贴,抗灾有农业保险,卖粮有最低收购价,种菜却没这些保障。正常年份一亩大路菜一季收入1000多元,打工一天就能挣100多元……到底哪个划算?不少菜农对种菜与否,犹豫再三。

  事实上,单个菜农都很精明,但千家万户的各自打算,到头来经常“集体失算”。

  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不仅影响蔬菜平稳生产,也会影响农民增收。所以说,蔬菜供应的安全保障不仅在“地里”,也在农民“心里”。农民对市场充满信心,才会安心种菜,“菜篮子”才能量丰价稳。

  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波动总是有,如何避免“集体失算”呢?首先,合理、科学调整结构,可以较好地规避蔬菜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湖北嘉鱼有的乡镇近些年种反季节的精细菜,蔬菜品种多样,上市时间不一,价格相对稳定,一般每亩一季毛收入七八千元,是大路菜的几倍。政府部门出资补贴,引导调整蔬菜结构,应对市场波动,菜农已经尝到甜头。其次,要有市场波动的预期准备。有关部门要适时对市场作出判断,供种植户参考。农户的种植规模要尽量符合市场变化的需要,农民要学会做市场,要走在市场之前。

  总之,市场千变万化,帮农民闯市场不能总是纸上谈兵,要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子。关键是要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培育来稳住农民的种植信心。

  (摘编自《人民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