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触摸汶川

小 臧

  让汶川拔地重生的精神和力量,是值得让人仰面而视的;汶川人向着美好,坚持生活的态度,是值得让人竖起大拇指的。昂首奋进,涅槃重生。汶川精神,能够咬牙把老天揉碎的瓦砾,粘合成不屈的信念,继续前进。

  似乎,近来真的和地震灾区有缘,先是去了1976年经历大地震的唐山,随即又去了2008年举国同哀的汶川。如今,单位又发了票,组织到军事博物馆看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的图片展。

  说心里话,内心是有些逆反的。这种写满了伤痛和悲惨泪痕的记忆,再去揭开,着实有些不忍。

  曾记得,汶川地震的那时那刻,我还在学校待着,印象最深的,是举国的默哀和学校无数手捧蜡烛的学生在广场祈祷。

  按习惯,我是不会去主动翻那些伤痕斑驳的篇章的,从来不会。因此,对于汶川,我只是从电视上看过、从报纸上看过,从一次次募捐中感受过,也在地图上找过它具体的那个位置。

  上周,我因有出差任务到了汶川、到了映秀镇。那是我与汶川第一次零距离接触,着实是第一次,也是让我无法总结自己感受的一次。

  记得奔赴汶川那天,天色灰蒙,小雨淋漓。早晨9点左右,随着“纪念汶川地震感恩三周年”的人群,赶到了映秀镇。平日里善于感慨的我,那天居然没有任何感慨的词句。一栋栋崭新的房屋中间,夹着遗址一般的废墟,倾斜状、坍塌状。三年前那不堪回首的镜头,似乎,如今只存在于那阴沉灰暗的天空中、那淅沥连绵的小雨中,以及讲解导游阿妹那闪烁的泪光中。因为,除却默哀的瞬间,我从大家笑意盎然的脸上找不到一丝哀痛的痕迹。也许,真的如讲解员说的那样,时间是弥合伤口最好的良药。

  行走在汶川的水磨镇,游客人来人往。眼中的景象让我不禁心生错觉,这是在哪里?是汶川,还是……汶川?

  三年,倒下的汶川,涅槃重生了。看着重生的一切,想着三年前的那天,好像是老天对自己一向溺爱的孩子开了一个玩笑,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以吞噬生命为赌注的玩笑。还记得那天,那个随车讲解的阿妹说,汶川的映秀,本意是“映天地之大美”,可在顷刻间,就在天崩地裂中,毁了。阿妹说,昔日的映秀,真的很美,美得让人说不出它的瑕疵所在。顿了顿,阿妹说,新生之后的映秀更美了,文化与自然气息相融一体,就连写满了泪水的地震创伤,如今也成了映秀申请国家旅游景点的一道筹码。

  “众志成城”,是救援人传递的信心,也是受灾人继续存活下去的内在力量。活着的人总是要向前走的,即便是隐忍着无法替代和抚慰的内伤。无论如何,让汶川拔地重生的精神和力量,是值得让人仰面而视的;汶川人向着美好,坚持生活的态度,是让人值得竖起大拇指的。昂首奋进,涅槃重生。汶川精神,能够咬牙把老天揉碎的瓦砾,粘合成不屈的信念,继续前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