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成立60年来,几经周折,历经风雨,十分不易。作为支持“三农”力度最大、时间最长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从最初“农民自己的银行”发展到“支持县域的主力军”,再发展到现在不仅支持县域经济,还有一些城区的农村信用社转变成为了社区银行,一步步走在发展壮大的道路上。这60年来,农村信用社发展跨度很大,历史沿革很长,变化也很大,但是支持“三农”的方向从未改变。
支农这么多年,农信社依然面临一些历史没有化解的难题:作为商业金融机构,农信社仍承担着很多政策性银行的任务,目前看来,小额农贷的风险还是较大,容易因自然灾害形成不良贷款。而由于农业保险的风险大、成本高,大多数农业保险公司不愿意“下乡”。所以,我们期待政府通过政策积极引导专业保险公司“下乡”,由政府、农信社、保险公司、农民共同出力,降低农贷风险。
今年庆祝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的活动很有意义,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时刻,不仅能够总结农村信用社走过的历史,还能够展望我们新的60年。再过60年,我相信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变化会更大——因为过去的60年,农民还没有完全富裕起来,经济决定金融,只有经济发展快、农民完全富起来,农信社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而要想有更好的发展,不只需要经济发展的带动,更需要农村信用社自身努力,向现代银行改革和转型。以吉林省为例,我们准备在今年年内成立4到5家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更为规范,服务“三农”的能力和竞争力都较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也将起到更大的作用。现代银行是未来农信社发展的方向,每一家农信社自身的发展壮大,都必将为全国农信社未来60年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