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是支农服务的主力军,承担着支农金融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广大农民获取金融服务的主要渠道,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今年是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也是总结农村信用社成立60年来,尤其是2003年深化改革试点以来的改革发展成就的契机。
深化改革试点以来,农村信用社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建设,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大幅化解历史包袱,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已经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以福建省为例,2005年7月29日,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成立,标志着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截止到今年6月末,福建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存款总额为1952亿元,贷款总额为1324亿元,分别是2005年7月福建省联社成立时的3.5倍、3.2倍;同时资本充足率从2005年底的—0.07%提高到16.47%,不良贷款从2006年末的16.73%下降到1.46%。
在总结改革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应突出重点地将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方面的作为、取得的成就宣传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村信用社在担当“支农主力军”重任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作出的贡献。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地方区域内的宣传较多,“主力军”形象已然树立;而在全国范围内“网点最多、遍布城乡”的优势,支持“三农”、支持中小企业贡献最大的作为,以及改革发展的重大成就仍未被广泛熟知。这需要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合力——只有把全国农合机构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形成整体合力和行业优势。
展望未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前景无限光明。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除了需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身不断的努力,还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更多的、层次分明的优惠政策,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积极发展涉农业务、支持新农村建设,确保国家惠农政策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