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步伐,承载着党和人民重任的农村信用社于1951年相继成立,至今走过了60个春秋。
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农信社牢记使命,扎根农村,服务“三农”,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发挥了支农金融主力军作用。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重要的改革举措,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人民政府管理,2005年8月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联社。6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联社承接50多年奠定的良好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务“三农三牧”宗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区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稳步推进,业务经营持续向好,科技水平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截至今年6月末,内蒙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238亿元、1268亿元,均居全区金融机构第一位,存款余额1631亿元,居全区第二位。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内蒙古资产规模最大、人员网点最多、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为更好地总结过去、开创未来,从今年6月以来,内蒙古农信社陆续展开了各类庆祝纪念活动。
沧桑巨变,饮水思源。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农村信用社走过的每一步历程和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凝聚着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凝聚着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凝聚着每一位农信员工的辛勤和汗血。
今年既是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新的里程碑,又是一个满怀豪情的新起点。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的广大员工将继承和发扬60年积淀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恪守宗旨,把握主题,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为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更好地服务“三农三牧”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