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激辩关键词之二:“天量放贷”


  核心提示:2009年上半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创出天量达到7300多亿,比年初增长20%,而与此同时,资本总额仅增长11.9%。其中710家资本充足率为负的机构新增贷款达到1382亿,但其资本增加额仅为10亿,资本缺口进一步加大,其潜在的风险成倍放大。今年9月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8万亿元,连续第二年涉农贷款增幅高于整个银行贷款的平均增幅。

  正方 

  2009贷款激增很正常

  2009年农信社贷款猛增让不少人忧心忡忡,认为其陷入风险旋涡,必将形成大量不良贷款。其实,此种担心纯属多余,2009农信社贷款高速增长实属正常,无须慌张。

  首先,农信社增长的贷款中,绝大多数是农业贷款,在国家扶持三农的背景下,风险控制有保障。其次,要看农信社贷款增长主要原因:第一,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农村信贷需求极为旺盛,这些呈井喷状的信贷需求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农村生产性的信贷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农村消费性信贷需求增加:“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刺激农村消费政策的出台,农村的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农村信用社贷款猛增,只是在满足这些突然放量的信贷需求。再次,农信社历经几年深化改革,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都明显增强,存款增长迅速,使其对县域信贷投入能力得到提升。总之,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风险如影随形,高风险的农村金融更是如此,不能因为惧怕风险而因噎废食,2009年农村金融贷款的快速放量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反方 

  2009贷款激增不正常 

  事实胜于雄辩!截至2009年6月末,按照贷款四级分类,2009年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前三季度共增加652亿元,余额达到3617亿元。这样的数据说明,2009年农村信用社贷款激增很不正常。作为金融机构,对风险的莫视将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2010年农村合作金融必须增强风险意识,严格控制贷款风险。

  不可否认,农村信用社的涉农贷款在2009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更应该看到,盲目垒大户,过多投向大工程、大项目、大企业的现象在很多地区都存在,这是2009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激增的最主要原因。特别是今年“社团贷款”的迅速推广,虽然提升了农信社的竞争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追求大客户、扶持大项目。

  与此同时,始于2003年的改革使农信社焕发了新的生机,农信社在2009年全面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这一年是改革成效集中释放的一年。然而,“审慎经营”与“高速发展”似乎天生就是一对矛盾,处于高速发展期的农信社容易对风险防控放松警惕,在经营业绩高歌猛进的时候,也就出现了贷款激增的现象,而其中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很可能在之后的几年中爆发,必须引起农信社的高度警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