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1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民工培训应跟着市场走

□ 即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孙新传

  现在,全国每年都有数千万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工所创造的社会经济财富比例不断增加。有效开展农民工培训,对提高农民工素质、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妥转移、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尽管政府安排了专项经费用于农民工培训补贴,各用人单位也多方努力,农民工自身也积极投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培训形式不多;培训对象的教育层次不齐、实际工作能力不一;自主培训的氛围不够浓厚、意识不够强,这些都严重影响农民工培训的完成质量。

  因此,各方要积极参与,从多个层次营造出有利于农民工培训的良好氛围,扎实工作,认真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民工培训要增强针对性,采取多种形式,注重实效,与就业需求、市场需求有效结合起来。 培训内容可以开展订单定向培训、企业技术革新项目职业技能培训、回乡创业培训、农业现代化实用技术培训等等。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提高农民工择业竞争能力、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和农民工的技能,从而适应更多岗位的需求。

  第二,农民工培训工作要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注重培训内容与受训者学习能力的匹配。对培训对象的专业知识层次、工作经历以及受训后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进行分析,将目前的实际工作能力与达到企业工作业绩标准所需的素质要求进行比较,弄清楚培训目标,确定培训内容,避免造成培训资源浪费,确保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第三,农民工培训要立足转变观念,营造学习氛围,使企业与培训对象共同受益。通过两方协调等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对农民工培训的管理,要引导农民工自觉接受就业培训、培养农民工自发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将农民工培训的主动权还给农民。农民工应当是培训的主体,而不应当是培训这架机器上随着机器转动的零件。

  总之,培训工作要从农民工的利益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唤起农民工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激发农民工的潜能和提高农民工的素质的目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