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9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信贷风险防范的“三道防线”

□ 查贵琴

  防线一: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严把贷前调查关。要对潜在客户广泛调查,对往来客户重点调查。可以社为单位,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中小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工作,形成中小企业客户资料库,做到“放得准、有效益、收得回”;要坚持把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和社区居民的情况摸实;要发扬“老农金”精神,把信用工程基础打牢,为发放贷款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在贷款发放前,要做好尽职调查,防止利用假证件、假抵押、假担保骗贷款;防止利用合法关联企业、母子公司名义,多头贷款,逃废金融债务;防止借款人利用抵押物低值高估向信用社贷款,进而抵偿成倍的贷款。

  防线二:加强贷款审查审批,严把贷时审查关。信贷决策流程各环节既要讲程序和制约,更要讲科学和专业;既要讲控制,也要讲效率;既要讲民主,也要有问责。信用社职能部门要切实完善现有的信贷审批机制,充分发挥贷款审批委员会作用,落实银监会关于防范操作风险的“规定”,严格按照集体审议、明确发表意见、多数表决通过的方式运作,每项决议、委员意见都要记录存档备查。

  要弱化最终决策人的决策权力,对信贷决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分清岗位职权和责任,并同时授予一定的权限,超出限额的向上级行社申请授信批准,做到职能明确,责权统一,奖惩分明。

  防线三:健全贷后管理体系,严把贷后检查关。要做好新增贷款和大额贷款客户的监测工作,对有疑点的客户进行重点检查分析,提早排除风险隐患。要加强系统性、趋势性信贷风险的监测,重点做好关联企业、大额贷款、中长期贷款投向的监测,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和信贷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改进信贷管理、提高决策水平提供支持。

  及时开展贷后检查工作。在贷款业务发生后,要及时开展首次跟踪检查,重点检查贷户是否按约定使用信贷资金,掌握风险状况变化情况,确保贷款用途合规、按约使用、按期收回。规范信贷档案管理。作为能真实反映信贷业务和信贷运行,明确信贷责任的信贷档案,是信贷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