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推进中间业务加快发展的对策

□ 毛松坡 王先玉

  近年来,基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发展中间业务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但中间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增长仍然缓慢。通过调查发现,欠发达地区的基层金融机构在发展中间业务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

  制约因素

  一是认识不到位使中间业务发展先天不足。基层金融机构的管理者对经营中间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中间业务在基层金融机构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目前,基层各金融机构并没有把中间业务当作增加收益的主渠道,而是把中间业务作为吸收存款的无偿服务项目来抓。基层金融机构大部分没有专门的中间业务经理部门,在机构、人员、设备上缺少应有的配备,极大地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二是无序竞争破坏了中间业务发展的社会环境。长期以来基层机构为争客户、拉存款,盲目竞争,经常把提供开户、结算、接送款项、上门服务等中间业务作为吸收客户资金的“免费午餐”进行派送。有些中间业务名义上是收费的,但如果存款金额大、存期长,银行不但不收费反而还会投入为客户提供方便。由于各机构的无序竞争,使本来正常的中间业务,成了争夺存款的手段来使用。这种无序竞争在社会上形成了只要有存款,银行就应该提供无偿中间服务的误解,严重破坏了中间业务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是收费标准问题限制了中间业务的利润空间。虽然银监会出台了中间业务收费标准,但各金融机构在开办中间业务时都无一例外地遇到了收费标准这一实际问题。各金融机构在中间业务收费标准上仍有差别,致使同一县城一个项目几种标准,经办人员在办理收费时感到为难。其次金融机构中间业务的收费项目往往被地方物价部门视为“乱收费”进行整顿。在办理收费许可证时要求一项一证,手续繁琐,给基层开办中间业务带来了很多不便。

  四是人才缺乏使中间业务发展缺乏后劲。中间业务是一项新兴业务,它要求开发和承办人员除具有储蓄、会计、清算等知识外,还应具有证券、投资、科技、心理、法律、外语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但基层金融机构往往缺乏综合型人才和计算机等专业技术人才,限制了中间业务的长远发展。

  改善对策

  一是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基层金融部门的领导要转变观念,提高对中间业务盈利性的认识,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研究开发新型中间业务,制订战略性统一规划,提出总体思路和中长期目标,把中间业务的营销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来抓。要不断加大中间业务的宣传工作,让客户像了解传统业务一样了解中间业务,自觉接受中间业务服务,防止客户因收费而被吓走。

  二是加大业务创新,推出适合基层群众需求的中间业务。一是要加大对传统中间业务的内容创新。搞好支付结算、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和咨询业务等方面的服务形式、服务内容的创新,巩固发展老客户,吸引新客户;二是结合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实际,创造性地开发新的中间业务。

  三是加强对中间业务市场的监督管理,规范同业竞争。银监局和人民银行要加大对中间业务的监管和服务。银监局要加大对金融同业竞争的管理,防止各种扰乱中间业务市场的行为发生。为中间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人民银行总行应制定统一的中间业务收费管理办法,基层人行要对辖区中间业务收费标准进行必要的统一,便于金融机构执行。

  四是加快人才培养,健全机构设置。基层金融机构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中间业务。要重点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快人才开发;要建立健全中间业务管理运作机构,加大软硬件建设,为中间业务发展提供技术、资金、人才等全方位的支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