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产能调控,不能简单“一刀切”
——访全国人大代表张富荣

  “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对农民的利好信息,也提高了我们对化肥行业的信心”。对于国家和化肥行业遭受经济危机所面临的困难,在化肥行业工作30多年的湖北黄麦岭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富荣坦言,行业目前面临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见底,全球经济还在继续下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即使措施得力,也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而从目前行业现状来看,春耕市场并没有大幅回升的趋势,这不完全是需求减弱的因素,还有在经济危机大背景下人们心理不稳因素的影响。在此时,化肥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则显得更为突出,加强产能宏观调控措施则更为重要。

  张富荣认为,及早对行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非常重要。加强产能宏观调控,首先应当研究市场的需求,抬高行业准入“门槛”,对于过剩产能,要严格限制不再扩建,并淘汰掉落后产能,使行业恢复平衡状态。张富荣指出,目前一些新建产能不是技术上的更新,而是数量上的不断“生”与不断“死”,这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既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又使行业处于低水平的竞争状态,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经过近些年的技术更新,化肥行业大部分企业生产工艺水平都相差不多,张富荣认为,更多企业之间竞争的差距在于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管理的问题很容易解决,从宏观上加强产能的控制,淘汰落后产能应该理性对待。应当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现有产能基础上的优胜劣汰,而不能是简单的“淘汰一批、新建一批”。应当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达到生产与再生产的循环周转,宏观控制应和市场机制相结合,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在控制产能基础上,应当通过适当出口来平衡国内市场。

  今年国家出台矿产资源税法,将矿产资源税从原来的3元/吨提高到15元/吨,增加了12元/吨,对于企业来说,每生产一吨磷铵就要增加近100元成本;矿产品增值税从13%提高到17%,每一吨矿产产出要增加20元成本,而这些增加的成本最终要在产品成本中体现出来,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不利于农资价格的降低。从拉动内需、扩大增长角度来考虑,应当暂缓执行。

  同时张富荣也指出,产业链条的“流畅”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化肥行业的发展与农民消费需求、消费能力密切相关,国家的宏观调控应结合生产、流通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对各种利益都加以约束和考虑。

  一个经济的良性循环不是单纯依靠一个产业就可以形成的,关联产业都要有所“呼应”,否则将导致某个环节的利益受到损害。现在化肥市场全面放开,与之相关的粮食价格成为了关键的因素,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扩大消费具有极其重要的关联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