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逐渐同质化,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竞争。农信社作为服务“三农”的地方性金融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服务上存在一定差距,加强农信社服务文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在我们选择客户、客户同样选择我们的大环境下,加强服务文化建设,已成为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文化哲学。
第一,加强宣传工作,普及金融知识。为了搞好优质服务,提升信合形象,树信合新风,做信合新人,我们农村信用社应该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介绍信贷、存款、理财业务;深入街道和农村,组织开展“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活动,并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咨询活动,向群众发放宣传材料、介绍金融知识、解答群众问题;召开社企、社农座谈会,宣传信贷服务方式。凡是对农民有利的事,都尽心尽力,特别是在兑现、发放农民的粮食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款项的时候,保证农民顺利、及时、快捷的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
第二,加强“三农”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加大对“三农”经济、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创建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支持辖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大局,以全面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为契机,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要把支农服务工作放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上去,把努力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全面支持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切实抓实抓好,着力提高支农工作自觉性,采取有效措施,端正经营思想,改进金融服务,认识到支农工作的长期性,发挥支农工作机制的灵活性,调动支农工作的积极性,追求支农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坚持多管齐下,做好支农服务。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工作,要采取五方面措施:一是加大资金组织与投放力度,增加农贷资金供应;二是改善服务作风,拓宽服务范围;三是继续推广和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四是合理确定贷款投向,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五是加强贷款管理,严格控制和防范风险。
第四,狠抓三大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加强网点规范建设,建立决策、管理、监督,相互制衡、激励的经营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打造 “形象好、功能全、辐射面广”的精品网点;二是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和从业能力;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信用社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形象。
服务是农信社实现客户、企业和员工价值的重要载体。注重服务文化建设,快速有效地占领市场,实现服务制胜,在竞争中拓展客户群体,壮大生存发展基础,全面提升信用社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农信社业务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