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所在的筹建中的安徽东至农村合作银行员工招聘报名出现火爆场面,原本计划新招聘20名员工,结果报名人数却多达200余人,另有上百名大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咨询欲来报名,由于专业限制而未能如愿,其火爆场面不亚于公务员招聘和国有商业银行招聘报名。另据了解,本年度安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员工招聘报名在其他基层行社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对社会公开招聘员工始于2006年,这期间笔者一直在从事人事工作,对公开招聘工作记忆犹新。2006年部分联社招聘还出现过因报名人数不足而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招聘的尴尬情况,此后两年情况逐渐改变,报名人数也逐步上升,直至今年出现了火爆场面。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员工招聘方面出现的火爆场景在全国其他地区也频繁上演。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状况,一是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三农”支持力度的加强,使社会人才看重农村就业市场。二是金融危机使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人才需求萎缩或增速放缓,社会人才逐渐流向农村市场;三是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行(社)”的发展战略,积极为新招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使他们很好地展示自我,体现了自身价值;四是省联社成立以来,带领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干部职工深化改革、抢抓机遇,加大经营、强化管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发展突飞猛进,效益直线飙升,农村合作金融的品牌价值显著提升,发展前景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同,这是吸引社会人才涌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