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做老百姓欢迎的民心工程
——访全国人大代表王淑珍
□本报记者 师 容 文/图

  3月2日早9点,全国人大代表山西代表团抵京到达驻地远望楼宾馆,9点10分左右,当记者来到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商务厅厅长王淑珍房间进行采访时,她丝毫没有顾及一路行程的疲惫,微笑着将记者让到窗前的茶几旁。

  谈起农村商品流通的话题,王淑珍有说不完的话。作为山西省商务厅厅长,王淑珍对农村商品流通的现状有着深刻的分析,她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商品流通存在设施不足、方式陈旧、成本较高、农民进入市场较难等问题,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也抑制了农民消费,延缓了农村市场化进程,成为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在一定阶段内也成为农村消费的总现状。

  王淑珍告诉记者,近日,国务院出台的20条引导消费的文件,目的在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贯彻执行国务院指导精神,山西的具体实施文件已经报省委审批。在搞活流通的方案中,涉及农村的主要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与“双三十市场工程”。

  王淑珍介绍,“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主要针对农民买的“不方面、不安全、不实惠”的问题,解决农村商品供应难题,而“双三十市场工程”则是针对粮食、杂粮等大的农产品市场批发、销售难题,解决农村农产品销售困难的局面,两个工程的有效结合,从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的供应到农产品的销售链条有效盘活,既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同时也达到了农村卖得顺畅,城市人买得放心的要求。

  根据山西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现状和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要求,山西省商务厅积极筹备组织,于2006年在山西正式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截止到2008年底,已建立13000家“便民店”,计划2009年再增加3000—5000家,并利用几年的时间,将山西的行政村全部覆盖。

  王淑珍介绍,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推进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可追溯制度和台账制度,确保了物资配送的安全、实惠和有序。而在物流配送方面,考虑农村“便民店”的物资流量并不是非常大,而由于电信业务的发展,邮局物资流量减少的现状,他们结合农村邮政系统的物流渠道,利用邮局的车,在送信件、报刊的同时,将农村“便民店”所需货源送到指定地点,极大地降低了物流配送的成本。经过改造建立起来和新建立的农村“便民店”,通过现代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使农民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并扩大农产品销售,买得便宜、卖得合算,两头使劲,老百姓方便,经营者欢迎。据王淑珍介绍,由于有了这样的农村商品流通渠道,一些“便民店”改造之后,销售量普遍增加30%以上。同时通过对“便民店”的管理,促进现代消费理念下乡、现代流通方式下乡、现代市场机制下乡,同时也增加了农村商品经营者的服务意识,是农村商品流通的深刻变革。

  2006年,为加快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商务部启动了“双百市场工程”,重点建设100家符合国家标准的现代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着力培育100家能够带动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这些批发市场和大型流通企业要在全国合理布局,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构建农村现代化流通网络的重要节点。2009年,山西省商务厅在国家“双百市场工程”思路的引领下,在山西省开展实施“双三十工程”,即将建立3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30个农产品贸易公司。

  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扩大内需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启动农村消费则是扩大内需的重点。“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则是开拓农村市场的有效途径,并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利国、利民、利企’的民心工程。”王淑珍话语间流露出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坚定信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