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花艺师与茶艺师的茶席设计讨论


编者按:

  继本刊新春茶席设计专题展示刊出后,再次引起了业内外对茶席设计的关注,引发了大家对茶席设计的形式、内容,发展、创新等方面内容的讨论,此次特选登茶艺爱好者林声春花艺师与茶馆经营者吴雅真茶艺师的茶席设计观点。

  花艺师林声春:找准文化基调,创新内容

  茶席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它与我所熟悉的花艺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花、草、木、石都是自然之物,也都是生灵之物,茶人们崇尚自然,也会尤其珍爱自然中的每一枝竹、每一片叶、每一朵花、每一粒石。中华民族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我认为在我们今日随个性挥洒茶席之时,还需要有心人花心思、花时间去把准在“中国”这个大主题下茶席的文化基调。是“清”?是“静”?还是“禅”?有了文化基调,让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实现对接,会给任何一位创作者增添底气,让其创意的作品脉络明晰,也让今人对茶席有更深刻的解读。

  一件茶席作品的创新首先应当表达在内容上。从题材上来说,题材是内容的基础,题材不新颖,就不吸引人。题材的新颖,是一个作品最重要的追求,在茶席作品的构思中,不能按一般的创作程序生搬硬套,应该要在“巧”、“妙”上下工夫,创意、内涵、美感与个性当是茶席的灵魂。我所熟悉的花艺也是茶席作品很好的表达形式,一部影视作品常常表达同一种情感,只是方式不同,却也可以让观众百看不厌。茶席作品虽是静态的,但物象表现却可以千变万化,比如同为“花”的内容,你可用花茶、我可用花景、你可用花器、我可用花香,可用各类花材插花,还可以用不同的花色造型作铺垫。

  茶艺师吴雅真:设计主题切忌虚无缥缈

  茶席作品的环境是否符合茶的自然属性,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境界,并在这种与茶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中获得对茶更深、更丰富的心灵感受,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品中国茶、创意中国茶席,需要每一个创意茶席者对中国茶文化都有自己的积淀与理解,茶席并非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表达的意境虚无缥缈,它其实是很实在的,表达自然、表达文化、表达万物、表达情感,只要置身于茶席中,人们不仅是在欣赏艺术,更应该获得知识。

  中国茶席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作为茶人、作为茶席的设计者很有必要了解茶的过去、茶席的过去,在历史底蕴的基础上谈创新,这样才会出好作品。一件艺术作品有无生命力,关键在于它是否有创新,在日本的茶道界,创新的标准十分严格,凡照搬、模仿他人作品者,都不能算一个合格的茶人。思想肤浅的作品,就事论事,味同嚼蜡。作品的创意,也是作者的心灵,好的创作者会把层层的思想内容密铺作品之中,有其艺术和思想的深度表现。

  (何旌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