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在稳经济的过程中推进转型

吴敬琏

  我们原来的经济发展方式,就是靠投资去拉动的。这种靠资源投入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大的毛病,就是效率不高。在2004年以后问题更明显:资源瓶颈凸现,环境被破坏,还有严重影响消费。 

  投资在短期内能够增加消费需求,投资中有30%左右能转化为消费。但是,用投资去增加需求有这样一个问题,投资的比重越大,增加的产能就越多,30%左右能够转为消费,但到了第二轮这个问题更尖锐了。这个办法不行,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能够维持这种办法实现增长之外还用了另一个办法,就是出口。用出口的需求来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以保证高速度的生产能够进行下去。但是,到本世纪以后这个办法也有问题了。

  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了措施,就是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增加需求,用需求来支持比较快的增长,不要让它滑坡滑得太厉害。这是必要的。但这个钱的规模到底多大合适?这个钱应该用在哪些方面更加有效?总之,我们不要因为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就回到老的经济发展方式上去,要防止回到老的经济发展方式上去。

  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型。

  很多企业说,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活不下去了,至于转型根本顾不上了。两者之间是有矛盾,但一定要想办法尽量在稳经济的过程中推进转型,否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件事情和当前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其实是一件事情的不同层面。

  每个地区要根据自己地区的情况来研究怎么保增长,怎么来实现转型,或者叫调结构。沿海地区过去一些年利用出口导向政策确实使得我们的经济有超常的发展,但是这些地区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制造业比重太高,而服务业比重太低,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制造业附加值太低。沿海地区最重要的两条:第一条是制造业的服务化,就是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所谓转型不是一步登天;另一条就是发展服务业,但我们不是一来就是要发展高端服务业,重点在于增加就业。       (摘自《小康》杂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