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村发展面临四个主要矛盾


  国务院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郭建军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新起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国际论坛上讲演时坦言,当前中国农村发展在协调发展、扩大农村内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面临四个方面的主要矛盾。

  郭建军说,目前,中国农业发展正面临一些困难。

  第一,农业发展呈现出农产品长期偏紧状态,同时对国外资源以及国外市场的依赖度不断提高,保障农产品稳定状态的难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农产品需求压力显著增加,目前中国每年粮食的需求量大约是1万亿吨,2007年生产量1.03万亿吨,总量上基本保持平衡,但品种上存在结构性失调。比如大豆,每年全国需求4200万吨左右,目前从国外进口已达3000多万吨,大豆的2/3依赖国际进口。大豆大量进口,替代了一部分土地资源,但同时也对国内的大豆产业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

  从长期来看,由于人口不断增加,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膳食结构改善需求越来越旺,粮食需求结构变化。口粮中的水稻、小麦需求在逐渐下降,但目前粮食总产量已有40%左右用于各种饲料,全年饲料已经达4000亿斤。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中国可能将会面临饲料粮的不足。

  从粮食生产角度看,因一系列资源和经济的约束,中国粮食生产面临非常紧缺的压力。从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最近几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已减少1亿亩,从十年前的19多亿亩,降到2007年的18.2亿亩。

  第二,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已进入结构性短缺阶段。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做17个省、20个地级市、2750个村庄的劳动力调查,74%的农民认为现在农村已没有青壮年劳动力,从事种植粮食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都是老人。

  第三,中国在总体上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农村迫切需要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体制。但目前,城乡基本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还是相当大,发展现代农业核心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第四,农民的组织化机制缺乏。因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有的政府投资农村没有对接机制,或者因信息不对称,造成部委决策和农民需求不对称,投资重复或没有投到农村所需要的地方,影响投资效果。今后应加大对决策机制的改革,使基层政府和农民有更多的决策权。                        

  (王辛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