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反洗钱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反洗钱工作进一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体现我国坚决打击洗钱的决心。金融机构作为反洗钱的义务主体,应当依法维护我国良好的社会经济和金融秩序。但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科技手段落后、技能水平偏低等原因制约了农信社反洗钱工作的实际效果。
反洗钱工作难点
(一)专业人才缺乏,培训力度不够。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反洗钱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反洗钱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协调性都很强的全新工作,需要一支懂业务、通法规、会协调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目前农信社虽然设有专门的反洗钱岗位,但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兼职的,缺乏实际操作和实战经验。
(二) 很难真实地去“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客户”是金融机构识别洗钱行为、防范洗钱、打击洗钱犯罪和履行反洗钱职责的基础,但这项工作开展却遇到很大困难。网点员工对客户的了解普遍局限于客户开立账户时所提供的有限资料,对客户的经营状况、资金往来对象等与反洗钱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不了解。究其原因:一是客户从商业角度不愿别人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及来往交易等商业秘密。二是农信社也没有过多安排时间去调查了解客户的实际运营情况,认为没必要。
(三)技术和设施手段落后。目前农信社反洗钱工作技术和设施落后,对个人账户的开立,未能当场核查客户身份信息。按人民银行的标准,每个金融机构网点至少配备一台PC机或图形终端,用于核对被核查人身份信息的真实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信用社只有总社有一台电脑接入联网核查系统,下面分社都没有。此外,目前农信社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都是由计算机中心反洗钱数据系统自动抽取,没有建立与综合业务系统相对接的监测系统,无法做到对异常交易进行及时监测、记录、分析,严重降低反洗钱工作开展的效果。
对 策
(一) 重视人才建设,打造反洗钱队伍。农信社应建立一个科学持续的人才培养、储备、引进和成长机制。一是加强培训,全面提升现有反洗钱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引进人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为反洗钱工作输送新鲜“血液”。三是加大反洗钱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锻炼基层网点人员的工作能力。
(三) 增强工作责任心,完善客户尽职调查。针对目前了解客户只对身份信息真实核查的局限性,要求网点员工还应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和关注客户的职业情况、经营背景、交易目的、交易性质以及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等。“了解自己的客户”,既是反洗钱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农信社业务经营是否严格执行会计结算制度的内容。如果农信社对客户放松对账户、实名制及现金的管理,最终会因为违规而招致处罚和信誉上的损失。
(四)加速科技进程,提高异常交易监测水平。一方面,尽快完善综合业务系统,使每个网点能即时通过联网核查身份,识别客户身份信息。另一方面,提高反洗钱工作技术手段。通过研发互联网间的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监测报告系统、推行完整、规范和真实的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提高数据筛选的准确性和分析报告质量,增强反洗钱监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杜绝洗钱行为的发生,确保金融运行的稳定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