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岗位定期岗位轮换是国家银监会“四项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当前农信社防范风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平衡重要岗位轮换在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中的作用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目前主任、委派会计频繁的岗位轮换给信用社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频繁轮换不利于业务的连续性和拓展,在当前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培养客户资源和稳定客户群体,都要靠分支机构主任智慧和时间去维护,如果主任调离会造成现有客户的流失。
二是人力资源浪费。如果一个主任业绩突出、管理上井井有条,那这样称职的主任不宜轮换。农村网点的主任,宜相对稳定。农村网点接触的客户群体与城市有所差别。人没有全能的,有的主任适合在这个所工作,在别的处所不一定胜任。而且农村网点主任熟悉农村工作方法,有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特别是面对农民,有些“土招法”不是课本上能学来的,稳定便于工作开展。从防范风险和加强内控方面,可以采取强制休假、离任审计、民主测评等方式,严格考核后决定是否轮换。
三是降低工作效率。发挥每个员工的最大潜能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解决的,这需要长时间的了解和感情的融通。由于主任离开了他们熟悉的工作环境,而工作人员又要适应新领导的工作风格,原来的营销意识、团队精神都将大打折扣,从而导致沟通难和工作效率低下。
从理论上讲,实施岗位轮换的作用是明显的,但信用社在实际推行中,还存在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阻力,是否进行轮换应该与基层营业单位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岗位轮换应以有利于业务经营这个中心为前提。
一是要因人而异。不能简单用时间来决定是否轮换,要通过人事考察、审计部门排查等手段来决定。胜任的最好保持相对稳定,不适应的几个月甚至几天就得调整。
二是把好用人关。要选好人,用好人,在选人时不能只注重能力,要全方位考察,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就是这个道理,而不是岗位轮换就能解决的问题。比如一个信贷员好不容易熟悉了环境,就要换岗,这利于工作吗?任何事关键在人,人要变坏了,在哪个岗位都好不了。
三是强化对干部的考核方法。尽可能从干部的综合能力、经营成果、道德因素等方面决定重要岗位人员是否交流;要把轮换放在重点人上,哪些人该轮换,要突出重点,决不能搞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