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信用社查库制度执行现状与思考

□ 雷清泉 张素琼

  农村信用社主任查库制度是加强内部管理,防范案件风险的基本制度之一,多少年来,银行系统发生涉及现金方面的案件较为惨痛,从邯郸农行发生的库款盗窃大案到我们身边的出纳差款,留给我们的教训是:内控制度执行不力,个别员工在执行制度方面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主要的是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分析每起案件的发生,多是由不执行制度引起的。如果在相关环节上认真执行有关制度规定,很多案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通过以往的检查情况看,信用社主任查库制度执行不严、流于形式、走过场现象较为普遍,从查库登记看,各信用社主任虽然定期进行了检查并登记,但仔细分析,事实却不是如此,突出表现为:一是出纳人员代替填写查库登记簿,信用社主任只在登记簿上签字,以示检查。二是查库登记簿票面登计账实不符,检查流于形式。三是登记簿票面只有百元、十元及尾数,无其它票币和残币的记载。明显有做假嫌疑,这种做假行为的后果远比偶尔漏查更为严重,如果这种做法形成习惯,出纳人员是否会因领导的忽视检查,而心存侥幸心理,甚至给某些人创造可乘之机。

  事实证明,这种错误做法本身导致的最终结果不仅仅是自欺欺人,有时还会造成风险隐患。制度的建立是有效防范风险的基本保障,主任定期查库制度对降低现金风险损失和预防案件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为什么个别主任却在执行上出现偏差呢?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个别信用社主任制度观念淡薄,缺乏事业心、责任感,防范风险意识较差,懒惰、侥幸心理作怪,以为自己手下的员工不会出事,甚至认为定期查库是多此一举。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为首先要加强基层高级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执行制度的重要性,执行制度上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其次要彻底打消侥幸心理。从细微处落实制度,建立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屏障,只有正确认识制度的本质,才能把制度落到实处,真正起到制度的约束作用。第三,形成全员执行制度,落实制度的良好氛围。全员上下共同努力,相互监督,相互制衡,做到领导管理员工,员工监督领导。第四,加大稽核检查和处罚力度,转变稽核思路。改变以往检查查库执行情况时只查看登记簿数、查库次数的做法,通过深入细致的检查各种账簿的字迹、数据,翻看录像资料确认制度是否真正执行,对那些投机取巧的做假行为加以处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