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三:农信社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农信社的综合实力增强、为农服务加强和风险控制水平提高,因而加快发展始终是改革的目标和解决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的手段。然而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客户多具弱势群体特征,分散、小规模、信息不对称、抵质押不充足成为这类客户的金融需求特色,同时商业化、盈利性目标与实际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存在着内在冲突。任何改革、管理不最终落实到客户服务水平提高的效果上,都不能言最终的成功。如何针对客服务对象特点,建立起有效的经营战略和业务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解决方案:形成科学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略。
加快发展、优化增量是解决历史包袱和其它困难的唯一途径。而要把握住发展的机遇,农村信用社必须尽快从以机构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转变到以客户为中心上来。要把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作为一种系统创新的要求,使管理者经营理念、经营者经营策略、产品服务创新战略、管理组织架构、机构网点布局、业务操作流程、考核奖惩制度、员工队伍素质、网络技术支持、企业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必须与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相适应。
农村信用社要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必须十分重视客户关系管理,适应客户需求,坚持随需而变,大力推行全员客户经理制度和综合客户经理制度,积极主动做好识别客户、评价客户、维护客户、拓展客户等工作,努力在农村信用社与客户之间建立起“信用为本、合作共赢”的关系。必须大力推行适合农村信用社多层次客户需求的“双层经营模式”,一层是在广大基层信用社网点发展适应农村社区大量非正规金融需求的小额信贷业务模式,通过严格绩效挂钩、与基层组织互动,解决千家万户农户和社区居民小额、分散的非正规化金融需求,继续保持和发挥农村信用社自主、灵活经营的传统优势;另一层是在县级法人本部积极发展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较大数额贷款的业务模式,通过严格按照现代银行正规化的流程操作,努力做强县本级服务较大项目的能力。
必须大力实施与经济社会文化互动发展的战略,推动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品牌建设,逐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努力把农村信用社打造成服务县域的主力银行、立足社区的零售银行和农民喜爱的乡村银行机构;努力把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与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农村社区信用建设、分散经济组织化、政府社区基层组织和支持三农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互动,从而在区域经济蓬勃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寻求和抓住各种业务发展机会,实现自身业务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发展。
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各类“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充分发掘并组织与信贷项目相关的各利益相关者和信用资源,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信用共同体,为其各成员获得信贷支持建立有效的联保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破解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产业经营户等薄弱经济实体因缺乏抵押担保物导致与现代金融企业信贷条件对接难的问题,走出一条综合利用信用资源为核心的农村金融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