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交会“三人行”

曲丽赢

  早就听说农交会好看、好玩、还好吃,今年终于有机会亲身感受一下。10月16日,早8点多,北京农展馆前热闹非凡,手拎环保袋、拉着购物小车的京城百姓早已经排起了等待进馆参观和购物的长龙。9点一开门,人们兴高采烈地涌入农展馆,开始“淘”自己想买的东西。我和报社两名记者陆璐和陈蕾也随着拥挤的人流进入了农展馆,一览农交会的风采.

  销售区的场面异常火爆。在云南蒙自石榴专业合作社的展位前,一位女顾客品尝完之后说:“真甜!这个石榴多少钱一斤?”“小一点的20元,大一点的30元。”“给我来大的,多来几个!”“我们的石榴不仅个大、肉多,而且籽是软的,直接就可以吃,吃起来还不苦涩。”销售人员介绍说。我忍不住品尝了一下,甜甜的石榴汁让我顿时产生买几个的冲动,但是看看身上带着的相机,才又想起自己不是单纯来观光购物的,还有任务在身,只好作罢。

  吉林的黑木耳、云南的普洱茶、海南的菠萝蜜、西藏的牦牛肉、浙江的青蟹……让人目不暇接。

  农交会上,初级农产品凭借自身的美丽颜色、外形,争相斗艳,而且都是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颜色、味道、品质、包装都一流,深加工的产品也丝毫不逊色。瞧,这边展台,杨梅被制成了杨梅果汁。销售人员兴奋地介绍:“杨梅是我国特有的水果,由于采摘期短,而且极其不容易保存,以前都是卖鲜果,卖不掉的就任其腐烂、浪费掉了,现在制作了杨梅汁,就可以运到世界各国,现在欧洲、美国都可以喝得到这个杨梅汁!”再看那边,就连冬天挂着雪的冰葡萄也被酿成了“冰酒”,路过的人都纷纷停下脚步。女孩子喜欢的休闲食品也在不经意间被人呼唤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呀,这个是什么啊?颜色这么好看?”有人问。寻声看过去,山东的展台前,花花绿绿的蔬菜被制成了休闲食品,陆璐尝了一下,脆脆的、蔬菜原味的清新一下进入口里。好吃!她终于忍不住买了一盒。

  核桃油、粟籽油、深海小鱼干……农交会上类似这种深加工的产品随处可见,我们不由得感叹:原来农交会真的这么棒!

  除了好吃的之外,展会上还别具一格展出了农产品的工艺。辽宁的参展单位别具匠心地把核桃皮变废为宝,制作了精美的手工艺品,而且价格不菲,有的一件就上万元。每年都抢了风头的南瓜,今年增添了新成员,名为“南瓜宴”的展位,展示了南瓜雕刻的巨龙、茶杯等,引来一阵一阵的赞叹。

  在北京展区,陈蕾突然兴奋地说:“看,那边都是合作社!”我们三个人激动地挤过去。原来,北京的密云、昌平、怀柔几个区,参展的清一色都是合作社的产品:有机苹果、大桃、板栗、鸡蛋……“合作社的东西好啊,看这个核桃皮多薄!”一个在买核桃的阿姨忍不住当起了“推销员”。在另外一个展位前,“福建仙溪果业合作社的销售人员说:“我们来农交会主要是展示产品的,想打开北京的市场,现在我们的产品在后方(合作社产地)都供不应求了呢!”

  无论是销售区、龙头企业区、各省农产品展区,走到哪里都有合作社的产品,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更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合作经济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势头。

  下午4点多,3人走出了展馆。看到场外商家还在交换名片、商论合作,采购者大包小包地拎着自己“淘”到的好东西乐颠颠地往家走,心想,不管抱着什么目的来的人,都会有一致的感受:来农交会,不虚此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