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交会上除了来自各地,各式各样的丰富物产之外,吸引人们眼球的还有一件件精美的民间艺术作品:剪纸、皮影、布偶、核桃工艺品、藏族银器、蝴蝶画作等等。这些民间艺术作品均出自农村,出自农民艺术家之手。
相比于那些价格高昂的银质、骨质、木质作品,皮影、布偶等小作品艺术家虽同样受到了关注却也不乏无奈:看者多,买者少,成了他们作品销售的瓶颈。
来自陕西雨田社的老侯向顾客们介绍着自己带来的皮影,有脸谱、 有动物、有人物,色彩鲜艳,活灵活现。一张小小的脸谱卖价为150-200元,这使得不少顾客望而却步,只觉得价格超出了预算。
刚在奥运会的祥云小屋展出过作品的老侯向记者介绍:“北京奥运会的时候,能在祥云小屋里表演、展出作品,我们都感到特别高兴与兴奋。前来观看和购买的顾客很多,尤其是外国人,他们非常喜欢中国的民间工艺品,而且我们的价格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非常的便宜。”同样还是在北京,农交会上,老侯作品的价格似乎有些超出人们的预期。“其实,我现在卖的价格并不高。”老侯解释道:“一张皮影的制作工艺并不简单,从选皮、制皮、过稿、剪刻、敷彩、发汉、缀结直到完成,大大小小有24道工序,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你看皮影的颜色鲜艳,它用的颜料也非常讲究,都是纯植物提取的,封色的时候用牛皮熬成胶才能牢牢地把颜色锁住,与皮张合为一体。再看每个人物、动物,基本上剪刻要达到2000刀,所以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所有的制作过程都是靠人工完成的。”接着老侯拿出一个皮影演示了一番,“你看这个皮影靠着这4根签棒就能完成所有复杂的动作,连眼皮都能动!你说它值不值这个价?”
说到难处, 老侯说现在更让他头痛的是好好的手艺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危机。老侯在所属的皮影社团做老师,既教制作又教表演,学生在50人左右,平日里大伙走南闯北地表演也是收入微薄。老师傅们渐渐年事已高,年轻人怕苦,嫌挣钱少都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后继无乏成了皮影艺术家们最担心的问题。
现状虽艰难,但从奥运归来老侯仍然充满信心,祥云小屋里的日子让他确信大家仍旧欣赏和保护着这门民间艺术。回头看时,老侯依旧孜孜不倦地为来者介绍着他的小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