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家的枸杞怎么这么大个儿呀!”大家纷纷过去参观和品尝。有一个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与其他销售人员身着笔挺西服或者艳丽的民族特色装不同,宁夏龙头企业展位的销售者却是个白发苍苍、农民打扮的老者。他瘦高的身材、皮肤黝黑,谈起枸杞来神采飞扬。记者上前一问,老人家已经70多岁了,是枸杞“雄性不育”变异株的发现者,现任银川育新枸杞种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元恒。“我原来是宁夏机电工程学校的老师,退休之后种了100亩枸杞,后来发现了‘雄性不育’变异株,这次来农交会主要是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推广一下这个新品种。” 刘元恒说。
正是为了培育这个新品种,刘元恒已经忙了十几年。他拿着一颗枸杞放在大家面前: “这是一个新品种。十几年前,我曾经在我的枸杞地里发现了两株变异的枸杞树,开花早、结果早,而且结的枸杞个儿大啊,最长的有3.2厘米,比一般的枸杞大很多,口感很甜,产量也不错,一棵树可收鲜果接近10公斤。然后我就下决心种这种变异的枸杞。”随后刘老就开发了40亩地专门种植这种变异枸杞,但是令他惊讶的是这种枸杞在这40亩地里居然连续3年都没有结果,这可把和枸杞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给难住了,到底是哪出了问题呢? “那时候可真把我急坏了,这光开花不结果可不行啊。”刘元恒想了很多解决办法都没有成功,于是他请专家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专家说我这40亩地里的枸杞树都是‘雄性不育’株,免去了人工去除雄蕊的麻烦,但是这结不结果关键看周围有没有授粉树。所以只要在这种变异株的旁边种上一棵能自交授粉的‘宁杞1号’,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于是刘元恒就按照专家的建议把他的园子按照1:3的方式进行了混植改造,每隔3株雄性不育株后挖掉一棵,栽上符合条件的“宁杞1号”枸杞树,经过了这样改造后的第二年,40亩地的枸杞树便开始大面积结果了。“枸杞个儿大好处多啊。” 刘元恒笑着说。“果粒大不仅口味好,还可以节约成本哩!每公斤枸杞可以直接降低采收成本2-3角,每公斤干果可减少1.2元的支出呢。”
“这么好的枸杞怎么卖啊?”“六十块钱一桶,价钱是贵了点,但是值啊!” 刘元恒笑着回答。
“快来尝尝我们的枸杞茶,这可是刘元恒自己发明的。”这时候刘元恒的同伴端上来几杯枸杞茶供大家品尝。“这枸杞茶是用枸杞树的嫩叶炒制出来的,有很多保健功能。”刘元恒说,他还在甘肃选择了基地种植新品种枸杞,产量比在宁夏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