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昔阳县农信联社以支持“三农”为己任,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创新支农机制,转变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方式,加大支农信贷资金投入,走出了一条信贷支农的新路子。
昔阳县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昔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下辖12乡(镇),总人口24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粮、果、菜、猪”是该村经济的四大主导特色产业,并形成了以猪、牛、奶山羊为主,鸡、鹿等特种饲养并举的畜牧业发展格局。而今,该县正在努力打造 “晋中养猪第一县”的名号。当前,全县财政收入完成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00元。
昔阳县在农村产业化开发中也存在着些许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一,农村资金缺少的瓶颈依然存在。其二,由于物价上涨,农民增产增收难,存款增速减缓。其三,农信社贷款利率高的问题影响了农民从农村信用社融资的积极性。
支农信贷工作的新进展
坚持以小额信贷适度倾斜种养大户,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规模化生产、系列化经营。昔阳县信用联社共计投放养殖业贷款1.5亿元,大力支持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发展,使畜产品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市前列,成为全市养猪基地。
坚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支持经济优势明显、生产优势稳定的产业,推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信贷资金增效。投放近3000万元支持林果业的发展,果园面积达23.5万亩,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集中优势资金,培育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昔阳县信用联社集中优势资金,提高支农层次,投放贷款1.8亿元重点支持“农字号”龙头企业项目,在当地形成了企业加基地、基地联农户、企业通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农信社积极向合作社社员和服务对象提供贷款,促进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覆盖广泛、运作规范、效益明显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体系。
支持春耕生产与“三千三百惠农工程”
支持春耕生产的工作情况。2008年1至4月,昔阳县信用联社对做好信贷支持春耕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立足一个“早”字,做到了“情况早调查、工作早安排、资金早筹措、贷款早发放”,并构建起了春耕信贷支农“绿色通道”。截至3月末,昔阳县农信社已发放支农贷款18657万元,占所放贷款总额的97.17%,农户贷款面达31%。
具体做法是:一、牢固树立“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经营宗旨,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为己任,把握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把大力支持春耕、备耕生产工作当作当前信贷支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和政治任务来抓。全县信用社抓住春耕备播的农忙时机,大力发放支农贷款,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从事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以及消费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二、早安排、早动手,积极筹措资金,满足春耕生产资金需求。这首先要求全体员工发扬走出去、“背包下乡”的传统作风,广泛发动亲朋好友、厂矿企业等多方力量,千方百计为支持辖区春耕生产筹集资金。同时,大力开展“走百村、进千户、暖万人”活动,尽早做好调查研究,认真摸清春耕、备耕生产的资金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实行送贷上门、集中审批、分批发放,保证农户贷款随到随办,避免贻误农时。昔阳县农信社做到了“三个优先”,即优先发放化肥、种子、农药、农机具等生产金;优先安排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资金;优先满足科技兴农项目资金。
“三千三百惠农工程”的实施进展顺利。2007年“三千三百惠农工程”在昔阳县的展开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昔阳县农信联社将再度着力打造“惠农工程”,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逐步推动该工程向纵深化方向的发展。 其一,制定目标,纵深开展。昔阳县农信联社坚持“巩固、完善、提高、创新”的方针,制定了08年的工作目标:全年累计投放支农贷款9亿元,重点支持省级信用社5个,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优质企业10个,重点支持信用市场3个,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为2.5万农户提供信贷资金服务。其二,明确职责,严格考核。昔阳县农信联社实行分组包片创建责任制,继续加强与县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积极主动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工作,与政府研究解决全县实施工程中的重大问题,为全县的创建工作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其三,狠抓落实,扎实推进。通过典型引路,落实责任,各信用社采取了多项有利措施,使得“惠农工程”稳步推开。截止6月底,共创建61个信用村,省级信用村信用户733户,贷款余额481万元。从1月份至今,共计投放小额信用贷款1.01亿元,评定信用户12610户。
小额贷款制约因素和“贷款难”问题
昔阳县农村小额贷款工作目前依旧无法摆脱三大因素的制约。第一,政策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利息高、资金少、贷款难、风险大。第二,市场因素的制约。表现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还相对较高,农业生产经营时常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第三,农民素质因素的制约。农民的科技知识、整体素质还跟不上现代市场对农产品发展的要求。
在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上,昔阳县农信社“贷款难”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从资金需求方来看,信贷投放的客体环境存在诸多障碍,增加了信贷支农工作的难度;从资金供给方来看,该县信用联社支农资金存在缺口,信贷投放难以满足当前的农村经济需求;从扶持力度来看,政府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不够,部分扶持资金未得到及时落实。“贷款难”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农信社内外两方面着手,包括: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社会资源向农业领域配置;加强与邮政储蓄的合作;继续在突破信贷支农瓶颈上进行有益的探索。
建议与意见
农信社信贷支农的问题事关农业、农村、农民和国民经济全局。各级政府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扶持政策的效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对农信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如,帮助农信社壮大支农资金实力;解决好小额农贷的利息税赋问题;规范抵押物登记部门的收费行为;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继续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探索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小额贷款管理体系;加强对小额信贷的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