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克服信息不对称确保贷款安全性

宋燕华

  对贷款企业分析是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保证。然而在具体操作时,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自身经济行为不规范、经营实力较弱等客观事实的存在,这就降低了企业将真实企业情况报送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主观意愿,造成了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银企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往往未能发现企业虚假财务报表、隐藏部分事实情况,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人员无法或缺乏对贷款企业经营财务状况、内部控制状况、宏观与微观因素影响等方面的持续、综合分析,导致分析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对此,只有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才能实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贷款企业的有效分析。笔者认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对企业日常财务报表横纵向对比、连续不间断分析的基础上,应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重点:

  首先是进一步发挥信息披露机制的作用。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是建立和借助完善的内外部的信息机制,实现对借款企业的有效监控。从健全信贷内控和信息收集、反馈机制着手,采取技术手段、激励、约束等措施扭转合作金融机构信息劣势,大力开拓信息来源;明确信贷岗位责任,实施审贷分离制度,建立贷款风险监测预警机制,重视贷后检查,加强贷后咨询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企业征信系统,对企业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对外担保等信息及时分析,及时更新关联企业信息。

  其次是强化对贷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分析。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内控出了问题,企业生存和发展势必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注意分析企业内部组织体系是否健全、分析企业有无明确的岗位职责、企业的授权与相互制约机制、企业的财务规章制度是否健全与执行到位等。

  第三是侧重宏观与微观因素的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宏观因素主要是指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法律环境、科技环境等对企业经营和还款能力的影响,贷款的期限越长,宏观因素分析就越重要。微观因素是指贷款企业与上下游客户、竞争对象以及业务主管部门、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这些微观因素是影响借款人本身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借款人的道德品质及贷款偿还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