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推进网点转型提升网点效能

王松涛

  网点转型是信用社经营战略转型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系统由于资源配置不足、人员素质不齐、系统管理不细等因素制约,营业网点的“基地效应”和网点价值未能充分显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点价值和网点效能的提升。为此,县级信用社要按照“高起点着眼、系统性策划、精细化运作、梯次化推进”的转型思路,以网点管理的精细化为突破口,持续纵深推进,加快深度转型,提升网点价值综合回报。

  一、前瞻规划布局,实施网点“三类”管理。全面开展网点效能评价,将网点分为大型骨干网点、精品网点、普通网点三类,对不同类型网点在功能分区、服务对象、产品组合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的功能定位;科学制定《网点发展三年规划》,明确网点搬迁、改造、升格、撤并计划。

  二、全面启动柜面业务结构管理,加快业务分流。目前,低效业务占据了全行70%以上的资源。柜面业务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网点转型、提升价值的瓶颈。为此,一抓高低柜、自助业务功能分区建设,准确识别各类客户,推行差异化,将90%的资源服务10%的优质客户,城区具备分区条件的网点全部实现分区,两年内全部网点完成分区改造;二抓ATM等自助设备的投放。依托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保证必要的资源投入,率先在县级营业部建设集群式的自助设备服务区,增加离行式自助设备投入,网点ATM配置投放率达到100%;三抓业务流程再造。调整网上业务、柜面业务收费标准,推动低效业务向电子渠道分流;坚持前台前移,推行“主任坐堂制”; 简化流程,减少环节,逐步解决凭证多、登记簿多、打印报表多的问题。

  三、加快理财师、个贷经营团队培养,推动理财中心、理财室建设。健全客户叫号和服务评价系统建设,推行文明服务“神秘人”检查制度,实施“擦亮牌子工程”,温馨提示业务种类窗口,精心培育网点“基地效应”,全面打造先进的网点文化。

  四、完善激励约束,提升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匹配网点转型专项费用、推行弹性岗位组合、量化绩效考核等保障措施,确保网点转型扎实有序推进,促进柜员由考核业务量向主要考核综合营销业绩转变,实现网点由交易核算中心向营销服务中心转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