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构建平台 畅通渠道
推进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
浙江省金华市供销合作社

浙江金华市供销合作社主任 潜高星

  浙江金华市供销合作社成立于五十年代初,曾辉煌一时,也经历了改革、改制的阵痛。从2005年开始,金华市供销合作社致力于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为重点的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建设,一举扭转了多年亏损和工作被动的局面,为农服务成效明显,经济实力逐年增强,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2007年市供销社总经营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所有者权益分别为27.5亿元、 2.54亿元、552万元、1.11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66.9%、56.8%、1452.6%、30%。三年来,累计销售各类农产品166.1万吨,产值61.4亿元,其中地产农产品57.8万吨,产值20.2亿元。每年销售本地的蔬菜、水果占总产量的40%,带动农户7万余户,助农增收1.2亿元。

  搭建三大平台

  几年来,金华市供销合作社积极开展了以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为重点的三大平台建设。

  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于2007年开工建设,除冷冻食品交易区到今年年底完工以外,其他交易区都已投入使用。2007年,市场实现农产品交易量63.1万吨,成交额23.5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57.4%和50.6%,产品辐射到沪、苏、皖、浙、赣、闽六省三十余个城市,购销范围涉及全国26个省市区及东南亚、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为促进农产品购销网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华市供销社投资500万元成立了金华希望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公司自2007年3月正式运行以来,以构建销售网络为重点,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经营,通过在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建立的配送网络,当年向外销售本地蔬菜、水果420多吨,实现销售额1085万元。

  农业展览馆建设。金华市农业展览馆是金华市供销合作社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展区面积1万平方米,投资预算4000万元,其中争取到市政府的建设补助资金1000万元。工程建设正处在实施阶段,计划到年底完工。

  发挥五项功能

  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农产品购销网络的建立,畅通了农产品流通渠道。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仅2007年,农产品批发市场就销售金华本地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达23万吨,交易额8亿元。

  促进区域农业生产的发展。购销网络对接生产与市场的这一功能,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并涌现出一批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专业合作社和企业。通过提供市场信息和销售服务,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经营的有机结合。

  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为实现农产品的“安全、绿色”消费,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和管理体系,一是注重“源头”的质量管理,将农产品安全标准落实到基地生产,进入“网络”的农产品要求提供质量合格证明,严把农产品质量的“进口关”;二是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成立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加强流通环节的质量管理,对直接配送的鲜活农产品经过严格检测,并向客户随附产品检测报告,有效地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

  提升系统组织网络。首先,农产品购销网络的建立,扩大了流通服务网络,开辟了供销社新的为农服务渠道;其次,推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扩大了供销社基层组织基础、密切了与农民的联系;第三,有效整合了“农资流通网”服务农业生产、“农产品购销网”服务农产品流通、“农村安全消费流通网”服务农民生活的各项功能,使供销社网络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企业和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购销网络建设的深入,促进了社有企业的发展和供销社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从2002年市场成交额9.2亿元、市场收入300多万元,发展到2007年成交额23.5亿元、市场收入近2000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